福建科研团队解析1325份茶树种质基因组
研发家 | 2025-03-23 12

记者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获悉,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发表了一项茶树基因组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牵头,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合作,用了5年时间对全球14个主要产茶国的1325个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深度全基因组重测,构建了全基因组遗传变异综合地图。
研究发现,24393021个优质单核苷酸多态性单核苷酸(SNP)插入/缺失1079254个(In⁃Del)位置为茶树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研究还发现,茶树群体中携带的有害突变数量明显高于其近缘物种,影响了9487至9518个基因,为未来精准育种中的优化特性提供了基因改造目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余文权表示,由于对茶树遗传规律缺乏系统认识,茶树育种长期停留在“1.0”(农家育种)和“2.0”(基于经验的杂交育种)时代,由于遗传转化系统不成熟,“3.0”阶段的转基因分子育种发展滞后,通常需要15~30年才能培育出一个新品种。本研究成果找到了开启茶树育种“4.0”时代的关键。通过建立“基因组设计育种”的技术体系,可以通过精确筛选高香、高抗、高产的优良特性,将育种周期缩短到6。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8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