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985官宣:研究生宿舍,没了!

研发家 | 2024-03-05 0
考研人苦苦备战终“上岸”,却可能面临“流浪”校外的境遇。
 

近日,“研究生多到无宿舍可住”的话题冲上热搜。不少网友纷纷表示“以后报学校要考虑包不包住了”、“读研的成本又要变高了”。从非全日制到全日制专硕,“不予安排住宿”的人群范围逐渐扩大,高校研究生宿舍“容量”告急。

不过,随着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宿舍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新建一批学生宿舍,鼓励新建宿舍参照本科生四人间、硕士研究生两人间、博士研究生单人间的标准规划建设等11条政策措施。研究生为“住哪”发愁的问题,有望解决了。

 

 

包住,不再是大学“标配”

 

高校宿舍紧张,为何研究生住宿首当其冲?
 
过去十年,我国考研报名人数呈直线式不断攀升,特别是2022年报考人数,较之2021年陡增整整80万人,2023年则增至474万人,虽然2024年报名人数有所回落,但考研这股热潮并未熄灭。考研报名火热的同时,研究生扩招的步伐也没有停下。研究生录取人数从2012年的52.13万人发展到2022年的124.25万人,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在学研究生人数已达365万。
 
多年来研究生扩招的增量,让高校原有的研究生比例和对应配置被打破,而且,本科生寝室往往4人、6人甚至更多人同处一间;而研究生寝室大多2到4人一间,有的博士研究生甚至可住单间,导致高校宿舍连年“满员”。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已在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予安排住宿。
 
复旦大学也从2019级开始,便不再安排专业学位硕士生在校内住宿,学校协同相关院系努力拓展校外住宿资源,协助全日制学生以社会化方式解决住宿需求。南京大学同样不为专硕提供校内住宿,但会给予全日制专硕适当的交通补贴。
 
缩短住宿时间、“清理”延期超期研究生,成为部分高校缓解住宿压力的办法。例如华中科技大学仅为全日制非定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提供第一年校内住宿,后续由各院系和实习实践单位协调解决。华东师范大学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基本学习年限(学制)内,原则上由学校提供住宿,超过基本学习年限(学制)者,学校不再提供住宿。
 

有高校对全日制硕士生实行自愿申请制,通过拼网速、手速来“抢”宿舍。例如湖南大学实行申请制,学校根据现有的宿舍资源,在一定范围内提供房源给新生选择。

图源:某高校202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除“抽签”、“摇号”等宿舍分配方式外,还有高校限定本地户籍的学生申请宿舍,把更多资源留给了外地生源。某北京“双一流”高校在2024年招生简章中提到,2024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中,北京生源不安排住宿。

  

 

住宿,不该成为读研“负担”

 

高校宿舍资源紧张的背后,折射出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张后,教育资源紧张的隐忧。
 
对于高校来说,新建校舍的速度很难与招生扩张同频。据此前报道,自1999年起,全国高校开始扩建校区,为学生提供新的教室和宿舍。2010年后,高校基础建设逐渐完善,校舍建设力度也因此放缓。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应密曾分析,2000-2019年间,高校校舍建筑面积平均增幅仅为3.35%,这一数据低于研究生扩招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12.60%。
 

而对于学生来说,是扑面而来的住宿压力,大幅上涨的读研成本,尤其不少不提供住宿的高校位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租金压力大。如果学校周边房源紧张,学生可能还要寻求距离更远的住处,上学需要花费的时间和交通费用增加,便捷程度陡然下降,甚至还会有安全顾虑。

图源:微博
 
面对宿舍资源紧张的问题,2023年以来,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广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在原校区内新建学生宿舍,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多所高校启动新校区建设。其中,河海大学于去年启用了常州新校区,规划全日制本硕博在校生约15000人。
 
改建旧校区、拓展校外住宿资源、租赁中学大专宿舍也成为高校缓解房源不足的应对措施。湖南科技大学雨湖校区于2022年9月正式恢复办学,部分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入住。西南交通大学则通过暂时使用学校学术交流中心和租用附近商家公寓楼、启动校内学生宿舍楼改扩建工程等,用于解决研究生宿舍缺口。
 
除了缓解宿舍供给缺口,从“量”上解决住宿问题外,如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住宿条件,也成为近年来高校和学生关注的焦点。
 

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中,南方科技大学以92.2%的比例获得本校学子的高度认可,在中国高校宿舍条件方面断层第一。厦门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紧随其后,超过75%的学生对学校的宿舍条件表示满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超过70%的学生对学校的宿舍条件感到满意。值得注意的是,郑州西亚斯学院是该项目上,满意度进入前20的唯一一所民办高校,66.4%的学生感到满意。

图源:软科
 
解决好学生住宿问题难以一蹴而就,也不能完全依赖高校的一己之力。为此,1月18日印发的《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宿舍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两种解决方向。一是新建一批学生宿舍,如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校学生宿舍拆除后原址新建;二是改造提升存量宿舍资源。如鼓励高校通过购买、租赁学校周边的人才公寓、商住楼等社会用房,补充宿舍资源。
 
对于暂时无房可住的研究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姜耀东提出,采取经济援助、奖学金、住宿补贴等措施,为学校没有提供宿舍,且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支持,已刻不容缓。
 
一边是“流浪校外”的学生,一边是努力寻找“万全之策”的高校,或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扩招和高校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存在,如何妥善安排各类资源,帮助学生安心求学,也是高校需要好好思考的一课,也祝即将参加考研复试的2024考研人,顺利上岸!
 
你对母校宿舍满意度如何?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