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光,照亮大山女孩的求学路

研发家 | 2025-10-17 0

导语:一束光,照亮大山女孩的求学路

在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操场上,总有一个瘦弱却挺拔的身影 —— 她拄着拐杖,看着学生们跑操,眼里满是坚毅。她就是 “燃灯校长” 张桂梅,30 余年扎根山区教育,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 2000 余名山区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从青丝到白发,她用 “党心、初心、良心” 书写了一段动人的教育传奇。
一、党心铸魂:把学校办成 “红色阵地”
“我是党员,就要为党做事!” 这是张桂梅常挂在嘴边的话。2008 年华坪女高创办之初,她就确立 “党建引领办学” 的理念,把红色教育融入日常:
  • 每天清晨,校园里最先响起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学生们穿着校服,在国旗下庄严宣誓;
  • 每个班级都有 “党员班主任”,她带头担任 3 个班的思政课老师,用自己的入党经历、山区变迁的故事,让 “听党话、跟党走” 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
  • 面对办学资金短缺、教师流失等难题,她一次次向党组织求助,带领党员教师 “啃硬骨头”,承诺 “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会站在讲台上”。
如今,华坪女高已有 30 余名教师入党,学校党支部多次被评为 “先进基层党组织”,红色基因成为这所学校最鲜明的底色。
二、初心育人:“让大山女孩有书读” 的执念
“我这辈子的初心,就是让山里的女孩能上学、能成才。” 张桂梅的初心,源于她在山区任教时的所见所闻 —— 许多女孩因贫困早早辍学,嫁人、打工成为她们的 “宿命”。
为了改变这一切,她走遍丽江山区的 100 多个村寨,挨家挨户劝学:在华坪县石龙坝镇,她顶着烈日步行 10 公里,说服因贫辍学的女孩小娟重返校园,如今小娟已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在宁蒗县,她自掏腰包给贫困学生买文具、交学费,甚至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全部投入学校建设;
即便患上了子宫肌瘤、肺纤维化等 20 多种疾病,她仍坚持每天 5 点起床查寝,晚上 11 点多查完宿舍才休息。“只要学生们能考上大学,我这点病不算什么。” 她的初心,化作了华坪女高 “低进高出” 的奇迹 —— 建校 15 年,毕业生本科上线率始终保持在 90% 以上,近百名学生考入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重点大学。
三、良心担当:“把学生当自己孩子” 的坚守
“做教育,凭的是良心。” 在张桂梅眼中,每个学生都是 “自家娃”。她的办公室里,放着一摞厚厚的 “学生档案”,上面记录着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学习进度,甚至是生日;
学生小敏父母离异,性格内向,张桂梅每天找她谈心,还带她回家吃饭,帮她重拾自信;学生小李高考前突发阑尾炎,她亲自送医,垫付医药费,守在病床前辅导功课;
为了让学生们吃好,她要求食堂 “每天保证一个鸡蛋、一碗汤”,自己却常年吃咸菜、馒头;为了节省开支,她的衣服、鞋子都是几十元的便宜货,却给学生买羽绒服、运动鞋。
“张老师不仅教我们读书,更教我们做人。” 如今,许多华坪女高的毕业生回到山区当老师、做医生,把张桂梅的 “良心” 传递给更多人。
结语:一盏灯,照亮更多教育者的路
如今,65 岁的张桂梅仍在坚守。她的故事,不仅是一位校长的奉献史,更是一名共产党员 “为人民服务” 的践行史,一位教育者 “立德树人” 的初心史。正如她所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会继续点亮大山里的希望之光。” 而这束光,也正照亮着更多教育者的前行之路,让 “党心、初心、良心” 的精神在新时代继续传承。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