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正式宣布成立三所创新学院

研发家 | 2025-04-17 21

据“复旦大学”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消息,4月16日,复旦大学召开了三次创新学院高质量建设推进会。

会上,中国科学院教授赵东元宣布成立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成立未来信息创新学院,副校长周磊为院长;高质量推进服务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建设,副校长姜玉刚为院长。

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未来学科布局发展变革材料

赵东元表示,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的成立是复旦大学深化学科布局、促进工程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机遇。面对新工程“工程、团队、长期”的特点,创新学院将转变思维理念,从传统科学思维转变为基础研究的工程应用,加强大团队合作,注重整个过程的系统集成。

他介绍,在人才培训方面,创新学院将建立系统的教学体系,加强有计划的人才培训,深化课程群体建设、产业与教育一体化,通过校企导师、公司联合实验室和实习培训基地,让学生在大团队、大项目中简化“真正的问题”、锻炼“真正的技能”。在科研创新方面,创新学院将重点关注智能材料、智能催化、绿色能源、光电、感知等未来新材料领域,建设一系列研发中心组织科研创新,推动颠覆性技术突破,开放从基础研究到系统应用的创新链,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会上,创新学院实习培训基地上海吴淞材料实验室揭牌。该实验室由赵东元牵头,是上海国家实验室“3” 4”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围绕软凝聚态新材料进行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的协作创新和开发合作。作为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的实习培训基地,将为学生从概念到实践的转变提供一个舞台。

未来信息创新学院:聚焦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导地位

“未来信息创新学院由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心)部分系(中心)组成、光电研究院(筹)(筹)、空间互联网研究所(筹款)结合新工程学科交叉整合发展战略,共同形成。”周磊介绍,未来信息创新学院将重点关注6G通信、空间互联网、低空经济、气象预测、三航服务等国家重大需求。

此外,学院将进一步简化学科方向,加强学科交叉整合,实施人才学院战略,组织科研解决“脖子”问题,完善人才培训计划,建立产业教育一体化的顶级创新培训一体化体系,培养“干细胞”人才。

2023年,复旦大学推出光子计划教授班,由院士团队亲自选拔、选题、指导、规划,动态出入,培养信息技术领军人才。今年,未来信息创新学院将在光子计划教授班的基础上,升级设计博士一体化培训方案,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持一流人才的培养,通过科研项目和国家重大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术前沿的世界级科学家和行业领军人才。

课程体系将包括12门主要课程和8个教学团队,包括数学基础、电子线路、信号通信、智能信息、光电基础、光电信息处理、光电设备系统和电子信息实验教学。学院还将开展前沿讲座和实践培训,邀请行业名人进行行业前沿讲座,开展暑期训练营。

服务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实现从100到100的越迁

服务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致力于培养未来机器人科学前沿探索、人工智能开发、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工程科学家、原创发明家、优秀工程师和行业领袖。学院将围绕“服务机器人”的方向,构建“课程改革-科学创新实践-选拔机制”三位一体的拔尖人才培养路径。

学院将开设服务机器人、智能光电、智能空间、数字智能四大招生培训方向,建立服务机器人、具体智能、智能光电、微纳制造、数字智能、智能空间六大教学团队,推出博士一体化改革,建立高架桥选拔退出机制,开放科研培训体系,学生可以轮换研究小组,与硕士、博士生一起参加机器人创新设计竞赛。学院还将与多家龙头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实习基地,以产业与教育一体化的方式塑造学生的科研和实践技能。

现场,服务机器人和先进制造创新学院的17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发布。学院将与这些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合作,将基地建设成为集合作教育、技术研发、成果为一体的示范实践平台。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19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