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AI周系列活动启动,正式推出“AI十条”

研发家 | 2025-04-21 20

4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AI周(以下简称AI周)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来自学术界、产业界、投资界顶尖专家与青年人才汇聚一堂,围绕AI未来发展趋势、人才培养、AI技术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场全生态盛宴

上海交通大学AI 周通过“论坛+集市+赛事+成果展”等多元形式,打造一场AI 领域的全生态盛宴。AI周将全面展现AI在基础研究、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的应用与影响,不仅为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搭建了深度对话的平台,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感受AI魅力的机会。

4 月20 日,AI 周启动仪式暨“AI交汇点论坛”拉开帷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在致辞中表示,AI发展要以“图强”为出发点,坚守造福人类的价值导向;以“改革”为着力点,突破技术和理论束缚,推动底层创新;以“人才”为核心支撑点,打造坚实人才梯队,为AI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未来,学校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AI领域改革创新,与各界携手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在主题报告环节,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作《AI+激起交叉科研的新浪潮》报告,深入阐述了AI在交叉学科领域的关键作用。AI正深刻重塑众多学科的研究范式,是推动交叉学科发展的核心力量,同时AI发展带来的安全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他指出,未来各学科与AI的融合将更加紧密,AI将持续重塑科学研究的面貌,为青年科学家提供广阔的创新空间。

中国科学院院士鄂维南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科研与人才培养》的讲座中,系统分析了AI时代科研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的变革。他认为,传统专业分工模式在当下暴露出诸多问题,而AI的发展为问题的解决带来契机:科研层面,AI 能够赋能科研工具,整合资源打造一体化平台,打破学科等界限,提升效率、拓展探索空间,助力科研迈向工业化模式;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AI提供新工具,比如科研学习智能体辅助学习。

讲坛还邀请了来自华为、腾讯、商汤科技等头部企业的技术领袖及学术界权威专家,围绕“AI+制造”“AI+教育”“多模态技术革新”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当天举行的AI创新集市则聚焦技术落地,展示了包括智能无人环卫车、AI心理咨询机器人、下棋机器人等在内的众多创新产品,生动诠释了AI从实验室走向日常生活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2025交大创业者大会(AI专场)”现场,鄂维南、光速光合创始合伙人宓群、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云启资本创始合伙人毛丞宇等400位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和投资界的专家学者,则共同探讨了AI技术的前沿突破及其商业化路径。据不完全统计,参会的“交大系”创业者所创立的企业总市值已突破万亿。

全维度AI人才培养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是国内最早布局AI教育的高校之一,上世纪80年代起便开始深耕模式识别等领域,2016年在IEEE试点班率先开展系统的本科培养,2019年获批国家首批AI专业。2024年4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并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博士点,构建起“本-硕-博”贯通培养链条。

在全校层面,上海交通大学瞄准科技产业前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致力于打造未来AI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

一是依托“拔尖英才”“卓越人才”试点班,推进“学科学院-产教融合平台-工业创新研究院”三位一体协同体系育人,致力于与企业深度合作,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培养具备原始创新能力的AI 领跑者。

二是举全校之力推进以AI等领域为代表的“大信息类”学科发展,目前已创建计算机学院、集成电路学院、自动化与感知学院和电气工程学院,实现了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的升级赋能和提质扩容,并持续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培养面向未来的“大信息类”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

三是构建全学科AI赋能体系,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在2024年推出“数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的基础上,上海交通大学将稳步新增“X+AI”双学士学位项目,强化AI交叉学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今年,学校将面向全校学生开放AI、计算机科学技术辅修专业,实现AI技术对理工农医、人文社科等全学科学生的能力赋能。学校已开设6门通识课程,并将《人工智能基础》纳入非电类本科生必修,推动AI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全域赋能。

四是构建“AI+HI(人类智慧)”高等教育新形态,营造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环境。学校积极推动AI+专业改革,一年多来,先后发布了“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行动计划、《教育教学AI 使用规范》,并制定了“AI+HI”赋能人才培养的专业改革方案,致力促进AI与教学、实践、管理的深度融合的同时,引导师生在智能时代坚守伦理责任,实现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深度融合。

基于前期探索举措,4月10日,为全面布局AI赋能学科发展、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新格局,上海交通大学正式推出“AI十条”——实施AI学科跃升计划、实施AI ForScience种子计划、推进校内科研布局中设立AI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智慧文科建设提升计划、实施AI ForEngineering赋能计划、实施AI+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培育建设支持计划、建强国家AI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变革“AI+HI”育人新模式、实施校园AI文化氛围提升计划、建设校园智慧决策与服务系统。

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这一改革方案以学校党委书记杨振斌和校长丁奎岭为组长的工作推进小组为核心,整合了科研院、网络信息中心、人工智能学院等多部门力量,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学校将通过完善算力支持、优化教师考核体系、打造校园AI文化氛围等配套措施,进一步强化支撑保障,力争实现“半年见成效、一年大变样、两年成示范”的目标。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11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服务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