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新的肺癌抗体药物偶联物治疗方向

研发家 | 2025-04-24 30

近日,《自然医学》发布了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该研究由张力/方文峰、中山大学肿瘤预防控制中心副研究员赵珅团队牵头,并与全球多中心研究团队合作完成。这也是张力团队在短短一个月内第二次在《自然医学》上发表的重要研究成果。

肺癌是世界上因癌症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其中非小细胞癌占肺癌病例的80-85%。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处于晚期,预后较差。虽然目前的治疗方法可以提供一定的疾病控制率,如铂化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但大多数患者最终会产生耐药性,导致疾病进展。耐药后的治疗选择较少,效益有限。因此,开发新的有效治疗方法尤为重要。

TROP2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在肺癌和其他实体肿瘤中表达。它是抗体药物偶联物的热门目标之一。作为新型靶向TROP2抗体药物偶联物,芦康沙妥珠单抗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偶联技术创新设计、新的毒素负荷和高药物抗体比例策略,可以降低毒素负荷的全身暴露和毒性,同时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抗肿瘤活性。

今年3月4日,芦康沙妥珠单抗获得新的适应症,可治疗EGFR基因变异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癌患者,经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含铂化疗进展,促进芦康沙妥珠单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准肺癌适应症的TROP2-ADC,同时也确立了其在治疗领域的领导地位。

这项研究包括KL264-013A序列和SKB2644-II-08Part研究 1.序列1和队列2两个临床试验。KL264-01研究3A序列包括43名患者,包括21名EGFR野生患者和22名EGFR突变患者;SKB264-II-08Part研究 1的序列1和队列2包括64例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癌患者。这些研究不仅跨越了地区界限,包括亚洲、欧洲和美国的患者,还充分考虑了不同地区群体在临床试验设计中的差异。

由于其精确的靶向TROP2的创意设计,芦康沙妥珠单抗在肺癌治疗中脱颖而出。TROP2在正常组织和细胞中基本上没有表达或低表达,从而保证了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此外,该药物选用稳定性优化的CL2A连接器,通过新一代偶联技术和具有高亲和力和靶向性的人源抗TROP2抗体在抗体端不可逆偶联,在毒素端与自主研发的毒素小分子拓扑异构酶Ⅰ药物抗体比例高达7.4,抑制剂偶联,进一步增强了其抗肿瘤活性。

对潜在作用机制的探索表明,EGFR突变可以显著增强芦康沙妥珠单抗的内在活性,这一发现与临床结果相互确认,提醒EGFR突变非小细胞癌患者接受芦康沙妥珠单抗单抗治疗可能会显著受益。在安全方面,芦康沙妥珠单抗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共有107例。虽然98%和71%的不良反应是随意治疗的,但大多数患者在对症治疗后可以快速恢复。这表明芦康沙妥珠单抗的总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与国际同类药物在非小细胞癌领域失败的困境相比,张力团队通过KL264-01/SKB2644开创性地发现EGFR突变增强抗体偶联物的内在机制-II-08双研究验证“精确聚集”广谱覆盖战略证实了芦康沙妥珠单抗在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癌方面的卓越疗效。目前正在进行一系列III期临床试验,全面覆盖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癌群体,预计未来将为此类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此外,许多III期临床研究已经在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癌患者中进行,以进一步探索芦康沙妥珠单抗和其他治疗方法(如免疫疗法)的联合应用价值。芦康沙妥珠单抗通过不断优化治疗方法,准确选择受益群体,有望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效益。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22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