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批科学试验样品交付给中国空间站科学家

研发家 | 2025-05-02 21

4月30日,中国空间站第八批空间科学试验样品与神舟19号宇宙飞船一起成功返回地球。回归科学实验样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新技术等25个实验项目,总重量约为37.25公斤。

由于生物活性的要求,空间生命科学试验样本首次从着陆场转移到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以下简称空间应用中心),这是北京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的总体单位。空间应用中心对返回的生命科学试验样本进行状态检查确认后,交给科学家进行后续研究。

这一次,生命样本主要包括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人类和动物早期胚胎、蛋白质样本和果蝇。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和发展阶段生物样本类型和实验项目数量最多的一次。

后续科学家将对回归样品进行形态测试、细胞谱系分析、结构分析、多组学分析和进一步的路面验证测试。它包括研究细胞和分子机制的力学敏感性信号方法来调节空间骨质的损失,研究人们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中诱导多能干细胞的3D生长特征和干强化分子机制,研究空间辐射致癌的效果和机制,明确细胞癌过程中的关键标志物,分析空间环境中人类和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蛋白质和蛋白质复合物在微重力环境中的结构和功能关系,

随后,空间材料科学试验样品将随神舟飞船返回舱运输回北京。样品有4种,22种,主要包括钨基超高温合金、高韧钢、非线性光学晶体、锶硒半导体晶体、月壤加固材料、疑胶复合润滑材料等。

后续科学家将对样品的组织外观、化学成分及其分布差异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微重力对材料生长、成分分析、凝结缺陷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材料在特殊空间环境下的使用行为和使用性能。

相关研究将为新型高性能合金设计和大型高性能晶体路面制备提供技术支持,帮助生产和应用下一代航空涡轮叶片、纳米电子设备、深紫外光刻机检测灯源等关键材料。结构材料和高性能长寿命空间润滑材料空间的应用可以推广高韧性和耐久性的月壤固化材料、软太阳翼和其他主要空间,为未来的深空探测和人类空间活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16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