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水果。怎样去除苹果上的农药残留备受关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瓜果质量安全监测与控制技术创新团队在国际食品研究中(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系统分析了在苹果生产、储存和加工过程中,呋虫胺、氟啶虫酰胺及其代谢物的转移和降解转换规律,明确了如何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苹果上使用和加工这两种农药及其代谢物的农药残留,为苹果加工产品中农药残留危害分析的关键控制点提供了重要支撑。
据悉,呋虫胺是一种烟碱杀虫剂,主要用于预防芽虫、叶蝉、飞虱、蓟马、粉虱及其抗性品种,如小麦、大米、棉花、蔬菜、果树、烟草等。氟啶虫酰胺是一种有机物质,主要用于防治蚜虫等刺吸性口器害虫。
研究发现,这两种农药在田间不同喷雾剂量下的半衰期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喷雾剂量下的最终残留量低于最大残留量。在储存过程中,低温降低了农药的消退作用,导致降解半衰期增加。在苹果产品的加工过程中,呋虫胺、氟啶虫酰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残留浓度降低。
一般来说,农药残留量与加工前的残留量之比是指食品经过加工(如清洗、烹饪、榨汁等)后的残留量。).当农药残留加工因素低于1时,意味着加工过程减少了农药残留(如清洗、去皮)。;超过1表示加工可能导致残留浓缩(如脱水、浓缩果汁)。
研究表明,使用自来水、氧化钠(盐)、碳酸钠、碳酸氢钠、柠檬酸溶液洗涤后,所有农药残留加工因素均小于1,随着洗涤时间和清洗溶液浓度的增加,每种农药残留加工因素的值逐渐降低。用自来水清洗,加入碳酸氢钠,15分钟后去除效果最好。此外,研究表明,如果农药的水辛醇分配系数较低,通过清洗更容易去除。
呋虫胺、氟啶虫酰胺及其代谢物残留量在去皮和发酵过程中明显减少。生产过程中,代谢物的降低率低于农药母体本身。
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所有性别和年龄的人都没有面临重大的饮食风险,因为他们吃苹果中含有这两种农药,他们的饮食暴露风险是可以接受的。这些结果为苹果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和加工提供了有效的减少农药残留的参考。
郑果研究所副研究员田发军和研究生周真真是本文的第一作者,研究员谢汉忠和田发军是共同通讯的作者。该研究得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包括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和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培养重点项目、所级基础科研业务费重点统筹项目。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