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了解到,该研究小组创新开发了一种新型植入式水凝胶电极,实现了大鼠大脑信号的长期实时跟踪和监测,为脑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强表示,大脑是人体的神经枢纽,控制和指挥所有活动,如运动、感觉、语言、情绪和执行。大脑神经信号是大脑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大脑病变通常伴有大脑神经信号异常,因此监测大脑高频信号对诊断认知障碍(精神分裂症、自闭症等疾病)有重要作用。根据大脑病变的类型,通过外界对大脑神经信号的调节,可以调节神经元的放电行为、突触功能和大脑回路,促进大脑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张强和他的合作伙伴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植入式水凝胶脑电极。将这种水凝胶电极植入大鼠大脑的不同区域,实现对大鼠大脑信号的实时跟踪和监测两个月,获取大鼠清醒、睡眠、疼痛等大脑信号信息,初步实现大鼠大脑信号与生理状态的相关分析。合作团队利用光遗传神经调节技术调节大鼠右脑运动皮层神经,从而控制身体和前爪的运动,完成运动皮层神经信号监测与肢体运动行为的关系。
“这项技术在治疗偏瘫、半身不遂等疾病方面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张强表示,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23年1月在国际刊物《先进材料》上公布。下一步,团队将重点研究脑神经信号的长期监测和调节技术,努力诊断和治疗脑病变和神经退行性疾病。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