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凌晨发讣告:大师辞世!痛悼!

研发家 | 2024-04-16 0

4月15日0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发布讣告——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严文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4月14日20时1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曾获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

 

 

▼严文明教授简介

严文明先生1932年10月出生于湖南华容,1958年9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并留校任教,1986年12月晋升为教授,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博士生导师,2005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曾任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史前学与原史学联盟常务委员、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等学术职务。
 
讣告中称,严文明先生是北京大学考古学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设计者和领导者,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科体系的创建者,中国考古学科发展的引领者,中国考古学与文化遗产保护思想家,卓越的考古学教育家,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是中国考古学界的一面旗帜。
 

严文明先生的逝世是北京大学的重大损失,是中国考古事业的重大损失。

 

▎奠定仰韶考古和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体系

严文明从对仰韶文化的卓越研究入手,对全国范围新石器时代做了综合深入考察,建立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分期和谱系框架。

他在分析研究大量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发展谱系归纳为早期、中期、晚期和“铜石并用时代”四个发展阶段,上溯旧石器时代传统、下承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格局相融,对奠定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体系做出了贡献,影响至今。

严文明先生在田野考古一线

他用哲学家的思辨和诗人的眼光洞悉了中国史前文明的结构美,提出了“重瓣花朵”的论断,说出了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密码。

这出自严文明为“中国古代史与社会科学一般法则”国际讨论会提交的论文。“从想到这个结构到最后宣讲出来,不出一个月。”在这篇论文中——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被形容为一个巨大的重瓣花朵,中原文化区是花心,其周围的甘青、山东、燕辽、长江中游和江浙文化区是第一层花瓣,再外围的文化区是第二层花瓣。
 
中原文化区处于花心,起着联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也向周边文化区进行文化辐射,而外围的文化区则保持着自己的活力……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严文明谈到过,中国文明的特点可以用八个字总结:“多元一体、持续发展。”

他说,“一直持续到现在,中国还是以汉族为主体有56个民族,还是一个多元一体……文化的自信是有一个深厚的来源的,它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古人写的神话故事,它是通过考古能够实实在在看到的。”

 

▎去年曾获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

2023年12月15日,“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将“终身成就奖”授予北京大学的严文明教授。

终身成就奖,作为世界考古论坛颁发的最高荣誉,专门表彰在全球范围内享誉盛名、学术造诣深厚、对考古学领域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学者。这是论坛首次授予中国考古学家该奖项。

当时的严文明先生亲笔写下感言:“感谢给我崇高的荣誉,我不过勤于耕作,不问收获罢了。”

严文明先生感言。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严文明先生曾说,自己名中的“文明”,是他从事文明探源工作的缘分,这是他的父亲取自《尚书·舜典》中的“濬哲文明”。

 

他用生命诠释一生热爱,

 

用知识探寻历史真相。

 

缅怀先生,一路走好!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