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文总结了偶联染色质组装的最新进展

研发家 | 2025-05-15 21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瑞明和刘超培在《当代结构生物学观点》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特别的综述论文,名为《复制偶联染色质组装中蛋白伴侣的结构和功能》。

在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基因组DNA高度折叠形成染色质,不仅成为遗传和表观遗传信息的载体,而且在保持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染色质也是“两面性的”:在保护DNA的同时,基本单元核小体也会对DNA复制和遗传信息解读造成物理障碍。

为了克服这一障碍,细胞在DNA复制过程中有复杂的动态控制机制——复制叉前的亲本核小体暂时分离,以确保复制机的顺利运行,而后代DNA链在复制叉后重建了核小体阵型。这个时空偶联过程由蛋白质伴侣、表面装饰酶和复制体组成,称为复制偶联染色质组装。

复制偶联染色质组装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不仅可以揭示遗传信息继承的分子事件,还可以为抗癌药物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系统回顾了复制偶联染色质组装结构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梳理了关键分子机制,为未来如何研究复制与组装之间的“偶联”提供了方向,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16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