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撞击,月球上就有大峡谷

研发家 | 2025-05-16 21

月球南极周围的一个巨大的冲击坑是由一颗小行星以每秒超过一公里的速度移动而成的,冲击时释放的能量是目前所有核弹能量的130倍。现在,研究人员表示,从冲击坑中心延伸出来的两个极其狭窄和笔直的峡谷,不到10分钟就被一系列二次碎片碰撞形成。2月5日,《自然-通信》发布了相关研究成果。

Davididid,美国月球和行星研究所 Kring已经讨论了这个312公里宽的“薛定谔陨坑”15年。其中一些工作是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星座计划”开发一个可能的着陆点——这个计划旨在将人类送到月球,但在2009年就停止了。但是从陨坑辐射出来的峡谷一直吸引着他。

Kring说:“它们基本上是隐藏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神秘的,因为它们在月球的远端。

为了了解更多信息,Kring和他的同事使用计算机模型来研究两个峡谷或从陨坑向北延伸的“射线”的由来。一个是“薛定谔谷”,长270公里,深2.7公里;一个是“普朗克谷”,长280公里,深3.5公里。相比之下,世界著名的美国大峡谷长446公里,深1.9公里。

Kring表示,月球峡谷是一个清晰笔直的沟渠,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小行星的剧烈冲击会将灰尘和碎石分散到整个月球表面,甚至进入太空,落入地球。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碰撞还会使残片以足够快的速度扫描月球表面,然后在主陨坑外形成其他陨坑。由于月球表面的疏松物质——月壤的不规则性,这些陨坑可能集中在狭窄的区域。

根据模型研究人员的计算,大约38.1亿年前的一次小行星撞击,可以带来形成峡谷所需的碎片速度和目标。

岩层以1公里/秒甚至2公里/秒的速度与地球碰撞,这可能是致命的。Kring说:“我们知道这些‘射线’是由‘薛定谔碰撞’产生的,但具体过程需要进一步关注。”

英国肯特大学的Mark Burchell说,这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峡谷是由一系列的碰撞形成的,但是为了证明这一点,有必要进行近距离调查。

Burchell说:“最好有人从这些峡谷中带到一块或一些岩层。”“然后把它们切开,如果里面有矿物颗粒因碰撞而改变,那将是最好的证据。”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16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