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装置通过国家验收非常“极端”

研发家 | 2025-05-22 21

2月26日,通过国家验收的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标志着我国建成了具有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极快光场等极端条件和综合实验能力的国际先进用户设备。该装置是“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验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已全面、高质量地完成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各项建设任务。

创造极端实验条件是科学家的长期追求。当人工实验条件处于极端状态时,我们可以看到物质表现出一些不同于自然状态的特殊性能。比如氢气冷却后会变成液氢,液氢加压后会变成金属氢,而金属氢是一种高密度、高储能的材料,预计可能是室温超导体。

因此,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极端条件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创造极端实验条件,成为国际竞争激烈的领域。

中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于2017年成立,同年9月底建成。是怀柔科学城首个开工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包括物理表征平台、高温高压大体积材料研究平台、量子控制平台、极快动力学表征平台。主要建设单位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是吉林大学。

根据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程金光的说法,该装置可以实现低于1毫开尔文的极低温度,接近绝对零度,即-273.15℃。;超高压条件高于300万大气压,相当于地核位置的压力;强磁场条件高于30特斯拉,相当于地球磁场的60万倍;极快光场低于100秒,可以清楚地看到电子运动。

“该装置不仅可以模拟极端温度、压力、磁场等条件,还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三种甚至四种极端条件,为用户提供材料制备、物理表征、量子调节和极快动力学过程的各种研究手段,为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前所未有的实验平台。”程金光说。

目前,该装置在北京怀柔拥有22个实验站,目前已开放20个实验站,吉林大学拥有4个实验站,目前已开放3个实验站。自2023年向用户开放以来,该设备已开放5批项目,审批时间超过35万小时,提供时间超过20万小时,取得了一些基础研究成果和示范技术突破。如果发现量子异常霍尔效应和里德堡莫尔激子在高压诱导光学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实现了超导量子计算、极高场超导磁体物理检测系统、无液氦稀释制冷机等关键技术。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优势方忠介绍,目前,该设备已成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面向全球开放,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和团队进行合作研究。未来,该设备将加强开放共享,开展跨学科研究团队合作和项目合作,努力在设施建设初期取得早期成果,取得多项成果,不断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以取得好成绩和大成果为目标,努力创造新的研究方向和科学问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19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