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了与脂肪性肝炎机制相关的衰老驱动代谢功能问题

研发家 | 2025-05-23 21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蔡时青团队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中心教授涂传涛团队合作完成,首次揭示了与肝衰老和代谢功能相关的表观遗传调节因素BAZ2B(MASH)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奠定理论基础,是纤维化的关键作用。五月十九日,《自然-衰老》发表了相关研究。

MASH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急剧上升,已经成为老龄化社会的重大健康威胁。它可以逐渐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这是世界上肝病死亡和肝移植的主要原因。

肝衰细胞在MASH纤维化过程中起着“推手”的作用,但不清楚衰老如何驱动MASH疾病的分子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观遗传控制就像基因表达的“编程开关”,MASH疾病的核心机制可能是环境效应导致的染色质结构异常。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小组发现BAZ2B的表达水平与脂肪变性和纤维化水平成正比,全身敲除BAZ2B可以显著改善肝脂沉积、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并逆转细胞衰老表。

机制研究表明,BAZ2B通过结合糖脂代谢基因启动子区域,降低染色质的通用性,抑制代谢调节网络活性;敲除BAZ2B可以“恢复衰老肝细胞的活力”,激活PPAR信号通道,重塑肝脏的代谢稳定状态。肝细胞特异性敲击BAZ2B可以有效阻断MASH饮食诱导的病理过程,证明其作为治疗目标的可行性。

“BAZ2”研究小组说。B-PPAR-脂质代谢轴是连接表观遗传、衰老和肝纤维化的关键通道,为发展靶向染色质重塑的抗衰老疗法提供了全新的方向。下一步,团队将基于BAZ2B小分子抑制剂或基因编辑技术进行临床转换研究。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19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