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座由中国古人建造的“长城”

研发家 | 2025-05-30 23

早在中国长城建成之前,其他城墙就已经矗立在欧亚草原上,但它们不是为了抵御军队而建造的。最近的考古发掘表明,这些城墙的建造目的是控制人口流动或显示权力,这与今天的边境墙非常相似。相关论文于5月29日在《古物》上发表。

中国长城绵延数千公里,最长时间约8850公里,主要建于明朝。与顾名思义的中国长城由大墙组成不同,早期的城墙系统是由壕沟、墙壁和围场组成的网络,横跨中国北部、蒙古和俄罗斯,总长约4000公里。它建于10世纪至12世纪的许多朝代,包括金朝。

Gideon,以色列希伯来大学。 Shelach-Lavi和他的同事已经通过卫星图像和无人机对城墙进行了调查和测绘,但现在他们正在研究一堵长达405公里的城墙,并在其中一堵墙上进行了探索。

这些建筑由一条深约1米、宽约3米的壕沟组成。挖出的土堆积在壕沟的一侧,形成一堵由压实的土壤制成的墙,高度可能在1到2米之间。每隔几公里,墙上就有一堵方形的石墙,边长约30米。

Shelach-Lavi表示,这些城墙的建造目的一直不明确。他们的历史文献很少,不建立在自然地理的边界,在防御上也不是特别有效。“不是为了阻止入侵的军队。”

相反,Shelach-Lav认为,这更像是一种权力展示,表明该地区在金朝的控制之下。城墙还将人群引导到围场的关卡,便于管理人口、货物和牲畜的流动。他说,即使不能阻止军队,城墙也可以用来防止小规模抢劫。

他说:“我认为,其核心目的是引导人群,以控制和征税。Shelach-“这本质上是对人口流动的控制,”Lav说。在这一点上,它和我们今天看到的边境墙没有太大区别。”

探索围场揭示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Shelach-Lavi说:“我们在城墙所在的地区发现了许多证据,证明人们以放牧、狩猎和捕鱼为生。”然而,在围场中,研究人员发现了宋代的硬币、陶瓷、犁头和一个石头平台,可以用来加热炉子或床。

Shelach-Lavi指出,这表明金朝在驻军建设和维护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同时也表明这里的居民常年生活在这里,从事农业工作。因为即使在今天,这个地区也不适合农业生产,所以这是令人惊讶的。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23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