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开发新型无创、高精度口腔癌早期诊断工具

研发家 | 2025-05-30 2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陶晓峰、副主任医师袁瑛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田捷评估了口腔潜在恶性疾病活检部位选择中靶向MET蛋白探针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口腔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无创的、高精度的工具。最近,相关研究在细胞报告医学上发表。

潜在的口腔恶性病(OPMDs)口腔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可能的进展(OSCC)口腔粘膜疾病的恶性转化率约为7.9%。OPMDS恶性转化的早期准确检测对改善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目前,它主要依靠常规口腔检查(COE)引导活检进行精确诊断,但该方法具有侵入性,且高度依赖临床医生的经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为探索新的辅助诊断方法,研究小组设计并制备了近红外荧光成像探针CMBP,目标是MET蛋白-ICG,口腔病变可以通过漱口来显示。

近红外荧光成像是一种动物实验(NIRFI)肿瘤区域的荧光信号强度高于正常粘膜,肿瘤/背景比例高于正常粘膜(TBR)正常上皮和低分级异型增生的TBR为6.3,而正常上皮和低分级异型增生的TBR为1.8。NIRFI辅助活检比COE指导活检更准确地检测高分级异型增生或鳞状细胞癌。

在50名患者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中,NIRFI辅助活检的诊断准确率为91%,而COE指导活检的诊断准确率为72%。NIRFI辅助活检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93%,阳性预测值为90%,阴性预测值为91%。通过ROC曲线分析,NIRFI辅助活检的AUC为0.91,而COE指导活检的AUC为0.71。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23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