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研发家 | 2024-04-29 0
毕业论文答辩在即,你准备好了吗?

 

大多数同学准备答辩都非常认真,反复修改、排练不在话下。但是,评委的问题往往难以“预知”。如果不巧碰到了“弱点”怎么办?PPT如何准备?i人怎样在现场答辩时表现得更从容?

 

基于科学网相关导师的博文,我们对硕博毕业论文答辩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梳理,帮助大家顺利度过最后一道关卡!

 

期准备

 

●抓住“主要矛盾”,讲清“前因后果”。

 

要讲清楚:你究的是什么课题?这个课题有什么重要性?文献中别人做了哪些研究?还存在什么问题?你开展了什么研究?这些研究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这几部分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你得到了什么研究结果?这些研究结果有什么价值?这些研究结果对将来进一步的研究有什么启发?

 

●明确自己的研究“框架”。

 

如果发表了多篇论文,展开了多项研究,就要讲清楚这些研究工作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框架”中,彼此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最好能给出框架图。

 

●答辩各个板块不能“失衡”。

 

不要只顾着讲某个板块,例如研究结果,而没有在前面部分把研究背景和意义、前人的贡献说清楚。这就让评委感到这个课题没有意义或者这位学生缺乏学术调研。 

 

●不要轻视“结论与展望”部分。

 

“展望”部分应体现自己的研究有什么价值,对“后来者”的研究有何帮助或启示。

 

对于自己的研究中没有做到的部分,不宜过于强调,而是可以用更委婉的语言进行表述。比如,自己的研究为后续应用研究和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而不是说自己没有研究这几点。

 

●要尽可能试讲或者演练。

 

提前准备好PPT,找同学或导师试讲,得到效果反馈,进行改进。试讲后可以让观看者提一些问题,模拟评委提问。

 

●一定要和导师提前敲定好答辩决议的初稿。

 

答辩决议中论文介绍部分往往是研究生起草的,并将其带到答辩现场。

 

如果研究生提供的答辩决议稿非常粗糙,以至于评委需要花很多时间闭门修改,就容易造成不愉快。

 

PPT制作

 

●PPT既要简洁,又要适当展示工作量。

 

简洁的PPT让人一目了然,过于花哨的PPT容易让人有目不暇接之感。因此,每页PPT的内容都要适当。

 

多了,就喧宾夺主;少了,又显得工作量不足。因此,要有主有次,把握尺度分寸,既要显得有工作量,又要显得有分量。

 

●注意PPT细节

 

每一页右下角都要有页码,方便评委针对不同页数的内容进行交流。

 

●精选数据,详略得当。

 

制作PPT时,没有必要把所有的数据都堆砌到PPT中去。

 

即使你在PPT上罗列了很多数据,介绍时也可以把主要的结果和关键证据讲一讲,不关键的图表罗列一下,在讲解中一笔带过即可。

 

●PPT汇报时,也要注意分清轻重缓急。

 

即把主要的研究工作讲清楚后,“依样画葫芦”的工作只需要简略带过,把主要的思路和结果讲清楚即可。

 

答辩临场表现

 

●着装要选择符合学生身份、较正式的服装。

 

既不能袒胸露肩,也不能穿着运动衫登场。

 

●尽量消除紧张情绪。

 

提前到现场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把答辩开头几分钟的内容背下来,多对着其他人练习几遍,都是帮助消除紧张情绪的做法。

 

●不要照着PPT快速念完,注意和评委的沟通交流。

 

很多同学准备的PPT都很长,如果一通乱念,很容易让评委听得不知所云、昏昏欲睡。

 

多注意适当的停顿、语速的缓急、声音的大小以及眼睛的巡视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演讲所要表达的内容。

 

●记录评委问题,大方从容作答。

 

答辩时,可以在笔记本上记录评委的问题,再一一回答。

 

如果回答不出某个问题,可以如实地说自己缺乏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也可以提出一个粗浅的思考角度,但不要不懂装懂。对于评委指出的研究缺陷,可以大方承认,并表示感谢建议,以后会进一步改进。

 

●要注意语言表达,不要任性,不要“顶撞”评委。

 

对评委的提问,要平静理性地回答,进行解释,不要用类似反问句这种容易产生对抗误解的表达。

 

●当评委的提问是“错”的,也要注意礼貌应对。

 

如果是评委对研究结果有不同的解释,而他(她)的解释显然是基于对有关背景了解不够,那么首先要表示认真思考评委的意见,然后在必要的情况下试着做一点解释,不要争执。

 

如果对方的错误在于没有理解你的研究方案、实验结果,那么可以抱歉地说自己没说清楚,重新把原委说明白。

 

最后,请保持好心态。最终答辩成绩未必会和你想象的一样。

 

答辩评委评分是主观感受和客观评价结合在一起的,既看现场表现,又看毕业论文的实际情况,还受到你论文发表情况的影响。

 

最后,

祝大家顺利通过答辩!

 

参考资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42895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34008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71463-1288937.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905-123624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636782-1289669.html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