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指南 | “文献批评”的内容、形式及其写作的四个步骤

研发家 | 2024-04-29 0

一、什么是文献批评

文献批评是文献综述里最难的一个环节。之所以难,是因为这个环节的核心工作是就目前已有研究找到能够切入研究的点,寻找这个点是很不容易的。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是先想到要写什么然后去看文献,而不是看了很多文献才想到写什么。所以在已经确定写什么的这种情况下,让研究内容与已有研究发生关联,难度是相对比较大的。下面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讲解文献批评的写作。

从内容上来说,第一,不要对前面梳理出来的文献做总结。比如,“通过以上梳理现有研究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有研究说包括几个方面,……”这些都不要做,更不要讲“纵观”如何如何。

第二,要找到已有文献做得不好的地方。这里“做得不好的地方”不一定就是有错误的地方,也不一定是真做得不好。比如很多人有一种想法是找他人没做的研究,这种想法没有大问题,但是忽略了一个要点,这种判断应该是在问题提出环节而不是在主题环节。以精准扶贫的精英俘获现象为例,在进行文献批评时,既不能讲他人没有研究过,因为他人没做的,我们也不能做;也不能说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很多但是关于精准扶贫的精英俘获现象关注的文献还很少,因为只要有文献,那这就不是问题切入点了,而是主题到问题过渡环节的内容。从主题到问题的过程中,越靠近问题文献数量就越少,观点就越前沿,这样一步步推理出本研究想做什么、要做什么。

第三,用词不要过于绝对,不要通过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我们可以认为自己的研究很有价值,切入点、问题都很好,但是没有必要说他人研究做得不好。只需要把自己的研究与他人不一致的地方、研究更推进一步的地方说清楚就可以。为了避免自己判断不严谨,语气过于绝对,文献批评还可以使用引用。

从形式上来说,文献批评的篇幅大概300多字,不宜写得过长,否则就会影响文献综述部分往研究内容部分的过渡。和学术论文一样,课题申请书的最佳效果是评委从读了第一句话开始就一直往后读,停不下来。而实际上,大部分课题申请书都让评委读不下去,要想获得高分,就得想办法把每一个地方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比如哪个地方应该详细,哪个地方应该简略,哪个地方要慢一点,需要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控。文献批评环节就是需要快节奏的,所以字数不能太多。

 

二、怎样进行文献批评

立项课题的文献批评从要素上来说,主要写四方面内容:

(1)已有研究存在什么问题,建议使用引用概括:

这里的“问题”跟背景里面的“问题”不一样。这里的“问题”,不一定是说已有研究做的不好。比如,关于“精英俘获”目前已有的文献都是定性分析,而你来做一个定量的,从而在方法上跟已有研究区分开,这也是可以的。这里的“问题”跟负面问题无关,因此为了避免说错话,建议使用引用来概括。

(2)根据第一句话把存在的问题分条展示,也可直接套用内容、视角、方法等角度直接分条,每条内部继续使用引用佐证:

围绕刚才所说的存在的问题,把对已有文献评价的这句话拆分开后,分条写。至于怎么分条,要看前面那句话说了什么。前面那句话如果说的不一样,后面分条展开的逻辑自然也不一样。很多人不太会说前面那句话,也找不到已有研究到底有什么问题。这个时候,就可以套用一个固定的格式,从内容、视角、方法上等去做评价。比如,关于“精英俘获”的研究有很多,本课题关注“精英俘获”的哪个点,本课题从……角度去切入,本课题采用……方法去研究,这样写都可以。

每一条里面要提供证据来佐证。比如,从……角度去对……展开研究,那紧接着就要提供证据,证明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去展开研究。采用的什么方法也要提供证据,证明为什么要采用这个方法去展开研究。如果是视角的话,要交代为什么从这个点去切入,要提供证据。

每说一个观点、每选择的一个行动,都要提供证据。总之,第二句话就是把第一句话里面的评价展开写,一般写三条,有时写一条也行(得看能写到什么程度),但不要写两条。

(3)使用“因此/基于此,本课题……,希望/以期……”句式,交代研究思路与目的:

第三句话和研究背景里的最后一句话,是一样的。但需要把同样的一句话,用不同而方式表达出来。写东西,对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确实是一种考验的。的确经常出现同样一个意思在一个本子的不同位置反复出现,但还得变换着说,不能同一句话到处抄。至于能变化到什么程度,则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不同的。

(4)研究方法:半句话写方法介绍(用引用)、半句话写方法适用性(用引用)、一句话写方法操作、半句话写方法落地(研究依托)、半句话目的/效果:

这几句话是交代研究方法的。很多人写课题本子都没有这句话,从形式上来说是不完整的。很多人写课题本子之所以没有方法,是因为本身就没使用任何方法。不用方法的话,这个地方就少一条。如果少一条,到后面研究思路环节就会很难写,到时候就只能写“本课题先……后……”,其实只是把前面的研究内容重复了一遍,把研究思路写成了研究内容的重复。也就是说,这个地方少了一条的话,就等于给自己在后面挖了一个坑,所以这个地方要写完整。因此,推荐大家都使用研究方法。当然,不排除有个别学科个别领域可以不用方法,但并不是说这个研究可以不用方法,而是说学科的特点。不用方法是学科的问题,并不是说学科里本来是不用方法。

上面说的这些要点,每个只写半句话就可以了,加起来可能就是一两句话。仍然以“精英俘获”举例。假如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去研究精准扶贫的精英俘获现象,那么,这个地方第一个半句话就是方法介绍,比如说“自从某某提出扎根理论这个方法以来,在……问题上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后面紧接着跟上半句话,写所采取的方法对自己要研究问题的适用性,这个方法是否适用于问题的展开,方法对问题的适用性。我们经常说根据问题选方法,而不是根据自己会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比如“精英俘获”这个现象,用扎根理论是否是最好的方法?是不是还有比这个方法更好的方法?如果选扎根理论的话,就要写扎根理论为什么适用于问题的展开,这就牵扯到一种研究方法的适用条件、适用范围、适用边界。

那么,这个东西在哪里找呢?在别人的以往研究或者是提出这个方法的人的著作里面,或者是以往使用了这个方法的高水平的文献里面去找。找到这个方法后,以引用的方式放在这里,证明这个方法也是适合研究我们的问题的,这就是方法的适用性。接着写这个方法怎么操作,也是写半句,最多写一句话。比如采用……方法去获取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编码之后要干什么,可以介绍一下这个方法怎么去操作。介绍完了,后面要跟上半句话把这个方法的操作,落地到自己的研究中来。后面再写半句话,即希望或解决什么问题,实现什么目的。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服务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