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生委员会成员: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

研发家 | 2025-06-03 22

“十一五”以来,中国逐步建立和实施了能耗总量和强度的双重控制体系,建立了成熟有效的节能管理体系,在中国绿色低碳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要“建立能耗双重控制向碳排放全面转型的新机制”。

3月7日,CPPCC全国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根生教授在CPPCC不同协商会议上发言,指出目前全面实施碳排放双控制制度只剩下9个月,任务艰巨。“十四五”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为18%,难以完成目标,形势严峻,仍存在政策引导激励不足、碳排放核算体系不完善、低碳减排技术急需创新、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他表示,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系统规划,分层次实施,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分阶段、分步骤。

为此,李根生建议,首先要完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加快完善部门联动、上下协调、分层实施、综合评价考核的控制政策体系,同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制定和完善相关激励机制。例如,为碳捕获、利用和密封技术等高风险技术的示范提供补贴支持;构建“零碳技术示范区”,允许技术企业享受免税政策,充分调动地方和企业减排降碳的积极性。

其次,完善碳排放统计和会计体系。碳排放的精确计量需要统一的标准,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管理和会计云平台,建立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完善碳排放相关标准、计量和认证体系建设,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的应用,逐步加强城市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不断提高碳排放数据统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三,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持。李根生表示,应加快发展变革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支撑“双碳”目标的实现和产业升级,引领未来发展,促进核心关键技术与前沿技术的协同发展。加快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研发、示范和推广,加强碳收集、利用和密封技术的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示范,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最后,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完善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分阶段扩大行业覆盖面,迫使企业加快脱碳。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加强金融政策支持和引导,促进企业积极参与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促进双碳目标的高质量发展。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22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