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发现了地震预测的新途径

研发家 | 2025-06-12 33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实验室地震模型,首次将断层表面之间的真实接触面积与地震的可能性直接相关,揭示了微摩擦与宏观地震之间的机械联系,为地震机制的研究和预测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些研究最近发表在《国家科学院》杂志上。

“我们本质上打开了通往地震力学核心的窗口。”南加州大学多恩西夫文理学院地球科学副教授、研究首席研究员Sylvain “通过观察地震周期中断层表面之间实际接触面积的演变,我们现在可以解释断层应力的缓慢积累和随后的快速破裂。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会产生一种新的方法来监测和预测早期地震妊娠。”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依靠经验性的“速度和状态”摩擦定律来模拟地震——这些数学描述是有效的,但它们背后的物理机制无法解释。“我们的模型揭示了地震周期中断层界面的实际物理过程。”巴比尔说。

“当两个粗糙的表面相互滑动时,它们只在微观和孤立的接触点上相互作用,只覆盖了总表面积的一小部分。”这种肉眼看不见但可以通过光学技术测量的“实际接触面积”是控制地震行为的关键状态变量。

研究采用透明丙烯酸材料,使研究人员能够直观地观察地震破裂的实时演变。在高速相机和光学测量技术的帮助下,团队跟踪了LED光强在实验室地震中随接触点形成、生长和破坏的动态变化。

“我们可以直接观察破裂传播过程中接触面积的演变,”巴比说,“在快速破裂阶段,约30%的接触面积在毫秒内消失——这种剧烈弱化是地震驱动的关键。”

实验结果揭示了几十年来隐藏的关系:传统地震模型中使用的经验“状态变量”本质上与断层之间的真实接触面积相对应。这一发现首次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震科学的核心数学概念提供了物理解释。

研究人员分析了26种不同的模拟地震场景,发现破裂速度与断裂能量之间的关系符合线性弹性断裂力学的预测。该团队的计算机模拟成功地再现了实验室中的慢速和快速地震,不仅匹配了破裂速度和应力下降,而且还再现了破裂过程中穿越断层界面的光强变化。

在地震周期中,接触面积的变化会影响电导率、水渗透性和地震波的传播。由于实际接触面积影响断层带的各种物理特性,这些代理参数的持续监测有望为断层行为的研究提供新的见解。

研究表明,监测断层接触的物理状态可能为短期地震预警系统提供新的工具,甚至通过监测断层的电导率来实现可靠的地震预测。

“如果我们能在自然断层上继续监测这些特征,我们可能会探测到地震核的早期阶段。”“这将催生一种新的方法来监测地震波辐射前的地震源繁殖过程。”

研究人员计划将他们的发现扩展到实验室控制条件之外。Barbot认为,这项研究的模型为了解地震周期中断层特征的演变提供了物理基础。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33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