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地球RNA自我复制过程重现

研发家 | 2025-06-19 0

记者张梦然报道——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与剑桥MRC分子生物实验室的化学研究团队在《自然·化学》杂志最新一期中分享了一项新成果,他们的研究揭示了RNA如何在早期地球条件下实现自我复制的过程。这一发现被认为是探索生命起源的关键突破,不仅提供了新的视角,还为后续研究搭建了基础框架。

早期生命形式中,RNA分子承担了遗传信息的储存和复制任务,直到后来的DNA和蛋白质分子逐渐取而代之。然而,要在实验室中重新模拟RNA这种早期的自我复制机制,却困难重重。当处于双螺旋结构时,RNA分子无法顺利完成自我复制,这是实验面临的重要障碍。

此次研究团队发现,通过引入水中的特殊三联体RNA单元,并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可以解开RNA的双螺旋结构。随后溶液被冷却至冰冻状态,在冰晶形成的微小液态区域里,这些三联体单位附着于RNA链,阻止其重新缠绕。通过反复的解冻循环,利用pH值与温度的变化,RNA链能够不断复制,进而生成足够长且具备生物学功能的RNA分子,为生命的初次萌芽铺平了道路。

生命与普通化学反应最大的区别是其拥有可以传承的遗传信息,这种分子记忆在生命延续中至关重要。研究团队强调了复制在生物学中的核心作用,并认为初期的生命形态大概率是由RNA分子驱动的。尽管他们实验中使用的三联体RNA单元与现代生物不同,但其显著降低了RNA复制的复杂度。

此外,研究也指出,尽管高浓度RNA分子可以通过水分蒸发生成,但在高温环境中,RNA分子更加脆弱,容易降解。因此,淡水环境而非咸水,可能更适合作为早期RNA复制的发生地。

这项研究不仅局限于化学范畴,还模拟了可能在早期地球淡水池塘或湖泊中存在的自然条件,尤其是地热活动频繁的区域。同时,团队还在积极探索其他与生命起源相关的分子,比如氨基酸、简单脂质、肽以及某些维生素的前体,试图解开从简单化学反应到复杂生命形式进化的谜题。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