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揭示银河系黑洞以近乎最高速度旋转

研发家 | 2025-06-19 0

一群国际天文学家通过数百万次模拟和人工智能(AI)打造了一个神经网络,用来探索黑洞的全新奥秘。他们的研究揭示,银河系中心的一颗黑洞可能正以接近极限的速度旋转。

这些庞大的模拟数据集是依托美国高吞吐计算中心(CHTC)的计算支持完成的。CHTC由莫格里奇研究所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共同运营。最近,研究团队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期刊上发表了三篇论文,详细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2023年标志着高吞吐计算技术迎来40周年。这种分布式计算方式由威斯康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Miron Livny发明,它将复杂的计算任务分解成无数小任务,分配到一个由数千台计算机组成的网络中自动完成。高吞吐计算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科学领域,例如寻找中微子、亚原子粒子、引力波,以及研究抗生素耐药性等。

2019年,事件视界望远镜(EHT)项目首次公布了M87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照片。而在2022年,EHT又带来了银河系中心人马座A*黑洞的首张图像。然而,这些图像背后还隐藏着大量未知的复杂信息等待解析。

过去,EHT团队通常依赖少量真实和模拟数据进行分析。而作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支持的“推进吞吐量计算(PATh)”计划的一部分,CHTC帮助天文学家将数百万份文件输入贝叶斯神经网络中。通过这种方式,研究团队能够量化数据的不确定性,并更精确地将EHT数据与模型进行比对。

借助神经网络的强大功能,研究者们推测,银河系中心的黑洞可能以接近最大速度旋转,其旋转轴直接对准地球。同时,黑洞周围的辐射可能主要源自吸积盘中炽热的电子,而非以往认为的喷流。此外,吸积盘的磁场表现也与传统理论不符,为相关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挑战现存理论总是令人激动的。”研究团队成员、荷兰奈梅亨大学的Michael Janssen表示,“不过,我认为目前我们的AI和机器学习方法只是一个开端。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改进模型与模拟。”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Chi-kwan Chan补充道:“能够处理数以百万计的模拟数据文件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这背后离不开工作流程的自动化,以及有效协调存储资源和计算任务的能力。” 

“很高兴看到EHT合作组织利用我们高吞吐计算能力,将AI应用于他们的科学中。”PATh项目联合负责人之一、莫格里奇研究所研究员Anthony Gitter表示。“就像在其他科学领域一样,CHTC的能力使EHT合作组织的研究人员能够收集数量和质量兼备的数据,并用于训练有效的模型,从而促进科学发现。”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