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亿年来,昆虫与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的动态互动机制被揭示

研发家 | 2025-06-20 33

6月20日,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非凡团队的研究揭示了1.7亿年来昆虫与环境条件变化的动态互动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期刊上。(PNAS)。

生物地理格局的形成和进化是生物与环境之间多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不仅包括生物内部因素,如生理限制、扩散能力和适应性演变,还包括板块运动、全球气候变化和地貌演变等外部驱动力。昆虫是最早具有飞行能力的生物,具有优异的扩散和适应优势,是研究生物适应性演变和历史生物地理变化的理想对象。

研究小组综合运用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生态位模拟、系统发展分析、流体力学计算和历史生物地理重建等。,揭示了脉翅目鳞科。(Berothidae)昆虫的适应性演变、历史的扩散以及与环境条件变化的动态互动机制:1.7亿年来,通过改变生态位置和提高飞行能力的多重策略,成功实现了对地球环境变化的响应和地理分布格局的演变,展现了古老昆虫在地球上长期生存的智慧。

这项研究不仅是理解生物进化模式和过程的关键,也是预测物种对未来环境变化的反应的参考,探索了生物支派演变、生态位变化、功能形态适应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复杂作用。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33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服务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