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松属树种“癌症”的内在传播机制

研发家 | 2025-06-22 44

近日,东北林业大学教授丁宇婷团队揭露了松材线虫病周期性爆发的内在机制,理论上验证了松材线虫病的有效性,为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论证。相关成果发表在约翰娜 of Mathematical 在Biology上。

松子线虫病是一种流行的、传染性的、毁灭性的森林病,由松子线虫引起松子树种死亡。它传播迅速,致病率极高,被称为松子树种的“癌症”。自1982年传入中国以来,已扩散至中国大陆18个省份,近年来呈北扩趋势,严重威胁中国林业生态安全。

研究小组创新性地选择生物数学方法,建立具有非局部和记忆扩散的反应扩散方程,系统地分析了松物线虫病的传播动力学。研究表明,释放松墨天牛的天敌花绒寄甲可以有效遏制松物线虫病的进一步扩散和传播。理论分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花绒寄甲的释放量,虽然会增加其种类的内在影响,但总体上仍有利于物种的稳定性,进而抑制病害的进一步传播。通过科学选择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参数值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松物线虫病多点爆发、时空气候和震荡的特征。

这项研究澄清了松材线虫病的内部传播和爆发机制,理论上证实了通过释放松材线虫病来预防松材线虫病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预防方法。这项研究的结果不仅为中国林业病虫害的预防提供了科学的支持,也为全球松材线虫病的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44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