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高危鼻咽癌,诱导或辅助化疗?新研究给出了答案

研发家 | 2025-06-24 33

如何治疗高危鼻咽癌,诱导或辅助化疗?6月18日,《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JAMA Oncology)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麦海强团队的最新研究给出了答案。

结果表明,诱导化疗联合放化疗与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在无进展生存率上没有明显差异,诱导化疗联合放化疗可显著减少远程转移,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可显著减少局部区域复发。

论文联合通讯作者麦海强表示,本研究是世界上第一次对诱导化疗和辅助化疗进行头对头比较,回答了如何根据患者复发转移风险选择诱导或辅助化疗方法提供重要指导。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特别是在广东、广西等地,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球约有一半的鼻咽癌患者在中国。然而,现有的诱导化疗联合放化疗和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两种方案都在临床治疗中,由于缺乏头对头的研究比较,其疗效是否存在差异尚不确定。

因此,麦海强团队进行了开放、随机、随机、Ⅲ期临床试验将有324例高风险N2-3期(治疗前EBV) DNA≥1500 copies/mL)鼻咽癌患者按1:1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接受TPF(紫杉醇) 顺铂 5-FU)方案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对照组接受同期放化疗 PF(顺铂 5-FU)方案辅助化疗的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次要终点包括无局部复发生存、无远处转移生存、总生存和不良反应。本研究旨在探索诱导化疗联合放化疗和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哪种方案对高危N2-3期鼻咽癌患者更有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科学依据,改善患者康复。

该研究包括324名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0.4个月。麦海强教授的团队研究表明,与同期放化疗相比,TPF诱导化疗联合放化疗联合PF辅助化疗未能显著提高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73.5%vs70.4%,p=0.45)。

诱导化疗在控制远处转移方面表现良好,3年无远处转移率(D-FFR)明显高于辅助化疗组(86.0%vs73.7%;分层风险比0.50;p=0.01),这意味着在同期放化疗前选择诱导化疗。与同期放化疗后辅助化疗相比,患者肿瘤远处转移的风险可降低50%(主要奉献在临床开始后10个月内)。同时,3年总生存也有6.8%的绝对效益,但诱导化疗组局部区域控制效果相对较弱,与辅助化疗组相比,局部区域复发风险显著增加4倍以上(无局部区域复发率:89.7%vs97.9%;分层风险比4.34;p=0.01),特别是诱导化疗不敏感患者(稳定或进展)3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率仅为60%。

在不良反应方面,最常见的3级或更严重的急性不良反应是白细胞减少(33.1%vs33.1%)、中性粒细胞减少(32.5%vs22.5%)和粘膜炎(29.4%vs29.6%),两组发生率相似。

研究结果为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法提供了关键依据。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衡量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策略。对于高转移风险患者,建议使用诱导化疗联合放化疗,诱导化疗不敏感,防止复发风险增加,对于高复发风险患者,建议使用同期放化疗和辅助化疗。

如何治疗高危鼻咽癌,诱导或辅助化疗?6月18日,《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JAMA Oncology)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麦海强团队的最新研究给出了答案。

结果表明,诱导化疗联合放化疗与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在无进展生存率上没有明显差异,诱导化疗联合放化疗可显著减少远程转移,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可显著减少局部区域复发。

论文联合通讯作者麦海强表示,本研究是世界上第一次对诱导化疗和辅助化疗进行头对头比较,回答了如何根据患者复发转移风险选择诱导或辅助化疗方法提供重要指导。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特别是在广东、广西等地,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球约有一半的鼻咽癌患者在中国。然而,现有的诱导化疗联合放化疗和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两种方案都在临床治疗中,由于缺乏头对头的研究比较,其疗效是否存在差异尚不确定。

因此,麦海强团队进行了开放、随机、随机、Ⅲ期临床试验将有324例高风险N2-3期(治疗前EBV) DNA≥1500 copies/mL)鼻咽癌患者按1:1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接受TPF(紫杉醇) 顺铂 5-FU)方案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对照组接受同期放化疗 PF(顺铂 5-FU)方案辅助化疗的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次要终点包括无局部复发生存、无远处转移生存、总生存和不良反应。本研究旨在探索诱导化疗联合放化疗和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哪种方案对高危N2-3期鼻咽癌患者更有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科学依据,改善患者康复。

该研究包括324名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0.4个月。麦海强教授的团队研究表明,与同期放化疗相比,TPF诱导化疗联合放化疗联合PF辅助化疗未能显著提高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率(73.5%vs70.4%,p=0.45)。

诱导化疗在控制远处转移方面表现良好,3年无远处转移率(D-FFR)明显高于辅助化疗组(86.0%vs73.7%;分层风险比0.50;p=0.01),这意味着在同期放化疗前选择诱导化疗。与同期放化疗后辅助化疗相比,患者肿瘤远处转移的风险可降低50%(主要奉献在临床开始后10个月内)。同时,3年总生存也有6.8%的绝对效益,但诱导化疗组局部区域控制效果相对较弱,与辅助化疗组相比,局部区域复发风险显著增加4倍以上(无局部区域复发率:89.7%vs97.9%;分层风险比4.34;p=0.01),特别是诱导化疗不敏感患者(稳定或进展)3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率仅为60%。

在不良反应方面,最常见的3级或更严重的急性不良反应是白细胞减少(33.1%vs33.1%)、中性粒细胞减少(32.5%vs22.5%)和粘膜炎(29.4%vs29.6%),两组发生率相似。

研究结果为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法提供了关键依据。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衡量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策略。对于高转移风险患者,建议使用诱导化疗联合放化疗,诱导化疗不敏感,防止复发风险增加,对于高复发风险患者,建议使用同期放化疗和辅助化疗。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33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