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因素可以帮助西瓜耐受低温胁迫

研发家 | 2025-06-24 33

西瓜(Citrullus lanatus)起源于非洲,是一种喜温作物。早春早期播种和秋季晚期采摘的低温胁迫是决定西瓜产量质量的重要限制因素,严重制约了西瓜周年供应和种植效率的提高。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院教授孔秋生研究小组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所研究员朱迎春在《农业科学报(英语)》中完成的研究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JIA)正式发布。该研究系统地讨论了西瓜在低温胁迫下的控制网络,通过一个时间转录组。共鉴定了6个低温响应基因簇,代表了6种表达方式,揭示了西瓜在低温胁迫下代谢方式的多样化控制。

在20℃以下的环境下,西瓜叶绿体发育受阻;在15℃的暗光下,发育受阻,生长缓慢;在10℃的环境中,它对冻害表现出敏感,这是大多数喜温作物受冻害的临界压力;在0℃的环境中被冻害。因此,研究西瓜的低温响应和调控机制,分析西瓜低温胁迫的调控网络,迫切需要通过分子协助繁殖或基因工程获得耐低温的西瓜品种。

通过时序转录组,研究系统地讨论了低温胁迫下西瓜的控制网络。共鉴定了6个低温响应基因簇,代表了6种表达方式,揭示了西瓜在低温胁迫下代谢方式的多样化控制。

对时间特异性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揭示了西瓜对低温响应的时间依赖。另外,ClMYB14-OE表达株系更容易受到低温胁迫的影响,所以ClMYB14被发现是低温耐受的负调节因素。共同表达网络分析显示,ClMYB14通过调节不饱和脂肪和热转录因子来参与低温响应。

孔秋生和朱迎春是本文的通讯作者,毕业于硕士学位的王瑾(现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教师)和在读博士生魏明华是本文的第一作者。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33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