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告:审稿人与作者的互动将随论文发表

研发家 | 2025-06-24 44

6月15日,《自然》通过发布社论宣布,从现在起,《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所有新提交文章都将与作者的回应一起发表附加评审意见,以澄清严谨科学研究背后的过程。

“一篇发表的研究论文实际上是作者、审稿人和编辑之间长期反复讨论的结果。”《自然》社论写道,这些讨论通常持续几个月,旨在提高探索的清晰度,增强其结论的稳定性。“这个重要的过程应该得到更多的认可,包括对愿意签名的审稿人的公开感谢。”

该社论称,自2020年以来,《自然》为作者提供了这一选择,使作者在论文发表时能够同时披露同行评审文档。但是,是否选择公开评审意见取决于作者。该社论还指出,这种做法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实施。自2025年6月16日起,所有新提交并最终发表为研究论文的稿件将自动附加评审人的意见和作者的回应链接。

“我们此举的目的是让公众更清楚地了解一篇研究论文是如何诞生的,揭示了被许多人视为科学“黑匣子”的过程。”社会理论表示,希望此举能提高科研过程的透明度,建立更广泛的信任。

需要注意的是,在随论文发表的同行评审文件中,除非自愿披露身份,否则评审人的姓名仍将匿名。

自然认为,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同行评价的关键过程是极其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他们的职业发展,而且给科学传播带来了一个新的水平——它可以补充研究发现是如何逐步改进的,即使这些补充材料只来自作者和审稿人的角度。

“很多人认为科学是一成不变的,但事实上,随着新证据的出现或更详细的分析,科技知识会不断演变。”《自然》社论表示,希望《自然》新发表文章的同行评审过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不再局限于传统作风”。

据了解,自1973年以来,《自然》要求所有发表的研究文章都要经过同行评审,但在大多数时候和领域,同行评审过程被视为保密内容,这使得更广泛的研究人员和公众很少有机会了解他们在审查和交流中讨论了什么。

“同行评估可以显著提高论文的质量。”“自然”表示,作者与审稿人之间的交流应被视为科学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它本身是科研过程和成果传播的重要环节一样”。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44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