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套30米近日发布了精细湿地动态数据集

研发家 | 2025-06-30 33

近日,在鹏城实验室“遥感数据计算平台”iearth的支持下,由鹏城实验室、香港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联合组成的全球湿地动态制图研究小组发布了“鹏城星云”数据成果——全球首套30米近日精细湿地动态数据集(2013-2024)。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资产。其短期脉冲和长期衰退不仅调节了生物多样性和碳收支,而且直接关系到防洪减灾等关键生态服务。面对全球湿地流失和功能衰退,迫切需要科学规划、高效管理和适当修复来保护这一脆弱的生态系统,进而对一致性强、全球覆盖率高、时间频率高、跨年度连续性强的湿地空间数据提出了迫切需求。

然而,湿地的内部特征复杂,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此外,遥感观测和重访时间长,图像容易受到云的影响,缺乏训练样本,计算成本高。目前,大规模研究仍停留在静态绘图上,难以准确捕捉湿地的时空动态,更不用说不断生成最新的全球湿地分布数据,无法满足资源可持续管理和科研的迫切需要。

针对这一科学问题,基于鹏城实验室“鹏城·星云”平台发布的全球30米无缝数据正方体SDC30,全球湿地动态制图研究小组开发了集成深度学习、机器学习、逐级知识引导分类算法于一体的大规模湿地分类框架方法。本研究采用多源参考数据和全球训练样本采集,完成了全球首套30米空间分辨率、4天时间频率、多类型(3类、13类)的GWD30(2013-2024)。

记者了解到,研究小组首先采用动态样本生成方法,自动识别和校准静态标签时滞,生成完整的全球湿地动态样本;其次,基于机器学习分类器和逐级知识引导分类算法,结合形式、位置等信息,完成湿地动态的精细绘图。通过全球分布的118328个独立样本验证,整体精度达到82.59%。

研究表明,全球湿地面积呈逐渐下降趋势,2013年至2017年下降趋势明显,2017年后下降趋势有所缓解。平均年变化率为-0.025%,逐渐变化率为-0.122%,0.007%,0.060%,0.054%,0.001%,0.0011%,0.007%,0.001%。不同类型的湿地面积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起伏。其中,自然湖泊和河流变化相对稳定,内陆草本沼泽呈逐渐下降趋势。

该研究促进了对湿地动态的前所未有的准确监测,可以支持与甲烷排放、碳收支估算等相关的动态科学研究和湿地保护的动态决策。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33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