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下午,第十六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以下简称“丘赛”)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团队获得了团队金奖。清华大学2022级求真学院学生李钒祎获得个人全能奖(丘成桐奖)金奖和个人单项奖“周炜良奖”金奖,清华大学2021级求真学院学生李宣佑获得个人全能奖银奖和个人单项奖“陈省身奖”金奖。
今年,这场比赛首次向世界各地的本科生开放。莫斯科物理学院Nikita Zolin获得了个人单项奖项的铜奖。
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王宏伟在讲话中表示,数学学科的发展是国家创新能力源泉的重要问题。一流的数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要素,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基础。清华大学将继续深化数学课程改革,加强基础研究,促进交叉创新,为世界数学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教授席南华高度评价了“丘赛”对中国数学的推动意义。他指出,丘成桐教授多年来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数学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丘赛”不仅为中国数学树立了标准,也给了学生详细的指导。席南华特别指出,“丘赛”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充分证明了其独特的学术魅力,期待未来该赛事能够持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丘赛总主席、清华大学讲座教授丘成桐回顾了中国数学的发展历程。他指出,自1979年回国以来,他见证了中国数学的巨大进步。现在,我们应该在中国取得突破性的成就,把中国建设真正成为一个数学强国。伟大的成就通常需要经历无数的失败。丘成桐以笛卡尔引入几何代数的方法发明分析几何、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推动几何表达论的发展等例子,鼓励学生打牢基础,学习广为人知,勇于突破学科界限,追求创新。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坚持不懈地探索自己的方法。
中国科学院教授李骏表示,科学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离不开数学科学的突破。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数学家,我们必须为基础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呼吁数学界的同事共同努力,使数学回归其纯粹本质,推动大学数学教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英国科学院教授弗拉基米尔·马克维奇说,自从他加入清华以来,中国学生的杰出才能一直给他带来惊喜。通过这样一场高水平的比赛,他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年轻一代在数学领域的巨大发展前景。
获奖学生代表李宣佑分享了他的经历。他指出,“丘赛”的独特价值在于它强调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知识结构的整合,而不是追求技能的积累。在清华大学求真学院的学习中,老师们用简单的方式进行了解释,并与学生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启发,这将成为他们学习路上最珍贵的记忆。
本次比赛由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和上海数学交叉学科研究院联合主办。来自世界500多所大学的30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了个人比赛,62支队伍报名参加了团体比赛。最后,88名学生和10支队伍参加了总决赛,共获得了68个奖项。
自2010年丘成桐发起以来,“丘赛”已经成为国内外高校青年学生的重要竞争。比赛涵盖几何与拓扑、代数、数论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应用与计算数学、分析与微分方程、数学物理六大领域,旨在全面检验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和潜力,选拔潜力突出的新数学明星。大多数获奖者已经进入国内外顶尖大学进一步学习和深造。一些早期的参与者已经在国内外著名的大学担任教职员工,并在数学领域脱颖而出。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