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EI需要注意什么?能在EI期刊发表论文,是工程技术领域从业人员的目标,也正因EI期刊要求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发表的难度也更高,那么,想在EI期刊发表论文需要注意什么?
选题与期刊选择:精准定位是关键!
1 聚焦工程领域,避开“雷区”。EI聚焦机械、电子、计算机、土木等工程学科,务必确保研究内容与期刊主题高度相关。纯理论、社科类论文需结合工程应用场景,否则易被拒稿。
2 期刊分级匹配,知己知彼。区分EI-JA(期刊论文,认可度高)与EI-CA(会议论文,周期短),根据单位要求、学术阶段选择。优先参考JCR分区、影响因子,避开“水刊”。
3 动态追踪期刊目录,避免“无效投稿”。定期查看Engineering Village官网的EI源刊列表,警惕被踢出的期刊。投稿前务必确认期刊仍在收录范围内!
写作
关于这个你写论文时一定要注意字数, EI 会议一般中文 3500-4000字左右为最佳,如果图表多就 3500左右,如果少就 4000 左右。
字数最好不要超标,因为如果超标,按照会务组的标准论文模板调整格式后,你的论文超过篇幅,会务组会多收你的版面费的。
文章写完后, 最好先翻译成英文, 并且按照会务组模板调整好格式后再投稿。 虽然部分会议允许先投中文稿件,但是文章录用后,也会叫你翻译成英文的,因为毕竟是 EI 国际会议,肯定是用英文交流的。
同时要注意到一点, 论文最终版中任何部分都不能有中文 (一些软件测试截图上也不允许的) 。
提交论文,通过期刊投稿系统投递稿件。根据系统提示填写相关信息,上传论文和附加材料。在提交之前,仔细确认所有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编辑初审,论文投稿成功后,就是初审环节,期刊编辑会对稿件的格式、研究主题等方面做初步审核,如论文符合期刊收稿要求,则进入下一步,反之,就会被直接拒稿。
同行评审,符合期刊要求的论文将经过同行评审流程。你的论文将由多位审稿专家进行匿名评审,评估其学术质量、原创性和适合性。根据评审意见,编辑会决定是否接受、拒绝或要求修改论文。
修改和再投稿,如论文需修改,作者需要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并重新提交。在修改时,需要认真回应每一条评审意见,并针对每条审稿意见做出回复。
决定和校对,编辑会根据修改后的论文及回复再次评估,并最终决定是否接受论文。如论文被接受,还可能需要进行最后的修订并提交最终版本。
出版与发表,一旦论文被接受,期刊编辑便会通知作者出版的相关内容,并需要作者支付版面费等事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