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创新之处怎么写?在学术论文写作中,"创新点"是评审专家最为关注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决定论文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许多研究者虽然做出了实质性贡献,却因不擅提炼创新点而错失良机。
怎样寻找创新点
选题陈旧往往是创新性不足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对学科领域内有价值问题认识不足造成的,归根结底是由于对文献把握不足和前瞻性思考的学术水平不足造成的。
重点是要学会分析论文,找到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步,进行科研扫盲。对于科研小白来说,要先进行科研扫盲,首先要了解自己所做研究的所属领域,通过浏览学习导师、师兄师姐的文章和学术论文、学术报告等资料,了解课题组的研究背景。
第二步,寻找问题和分解问题,这是创新的源头。当具有一定的科研基本功及正确的科研思考方式之后,就要找到研究内容的问题所在,问题导向。
第三步,多看文献,这是获取创新灵感或解决问题的关键。即使是通过自己的结果分析发现了有趣的现象,也是需要通过文献阅读验证自己的观点没有被报道,并结合已有文献突出的科学假设,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因此,读文献是找到论文创新点的不二门法。
创新之处的写作方法
1,文献基础创新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一直都作为学术研究的基础,这个“巨人”就是各类文献研究,但是不同的主题,采用的文献资料不同,选用的时间节点不同,且理论的交叉模式不同,跨领域学科的融合也不同,因此,文献中理论基础的创新,也可以作为创新之处。
注意事项:时间范畴与文献范围选择不可过大
2,研究方法的不同
同一个主题,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采用不同的实验去验证,这都属于创新,尤其是科学研究,理工专业等,切入不同的视角都可以作为创新点,同理,文科生也可以应用这一点,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者说需要加大工作量,比如从常规的文献研究,增加问卷调查,增加实地考证,增加访谈,增加不同的点的背后就是工作量的增加。
注意事项:研究方法不宜超过3个
3,研究主体的创新
研究是同一主体,不同的切入方向,研究主体的侧重转移,可以让评审导师看到更新的视角,那些被忽略的内容,以“主角”身份登场,这与多视角展示文章有关系,就比如文学作品中,大家的第一视角都落入到主角身上,对配角的研究较少,那么如果将配角的视角切入到整体的情景之中,是否可以升华作品,又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些都是不错的角度。
注意事项:主体最佳只有1-2个,一个是凸出核心,两个是用于交叉对比
4,研究方向的创新
该种创新模式几乎不适用本硕,自主研究方向将面临很多挑战,比如理论基础不足,文献较少,研究的对象不好采样,使用的材料以及器材需要特定等,但是这些对于专属研究方向的同学们并非难事,因此,要看一下自己所处的专业研究处于什么样的程度再去选择。
注意事项:研究方向最多2个,最好不要超过2个
5,框架的创新
相比较传统的论文框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说理论基础——实验步骤-结果分析,再或者理论阐述——理论多层交叉分析——理论辨识——理论深化等,如果能够以别出心裁的框架设定你的文章,那么这也属于创新,与第四点一样,难度较大。
注意事项:框架逻辑要缜密,如果不能自圆其说不建议采用。
论文创新点模板
1.研究理论创新:
本研究以XXX理论为切入点,在之前的研究中,XXX理论常用于XXX的研究中,而我借用该理论研究了新的人群/新的问题,紧紧围绕该观点进行XXX研究。
2.研究框架创新:
经过阅读大量的文献,我发现之前该问题多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而我,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论文,采用XXX新颖的框架模式,在获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加强了量化等方面的论证,突破了之前质性研究的局限性。
3.研究方法创新:
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多以定量研究/定性研究,而本文则以定性/定量/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得研究结论更加的全面、完善。
4.研究人群新颖:
通过文献回顾,我发现之前的学者研究XXX问题多是研究XXX领域中的XXX人群。而我,则研究了另一人群中的XXX问题,探讨这两个人群之间的结论是否具有相似性。
5.研究行业创新:
文中所采用的XXX理论/方法多用于XXX行业中做研究,而我则将该理论/方法应用于一个新的行业/领域。
6.多学科交叉研究:
之前研究XXX问题多是以XXX学科为主开展研究,而我这次研究则引用了新的学科基础,采用XX+CC学科,研究XXX人群的XXX问题,可以借此弥补单一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缺陷。
7.解决了新出现的问题:
如今,随着XXX形式的日益严峻,社会上又出现了一些XXX新的问题,通过对XXX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一些XXX方案/建议,期望能对这类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事实上,在准备论文的时候,我们已经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了,那么论文的创新点就可以从这个方面入手,想想你的论文与看过的文献相比,有什么突破口,就是你论文的创新点。写论文是一个能磨砺人的过程,既然我们无法避免,就尽我所能把它写好,给我们的大学生涯交一个完美的答卷。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