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校本教材,搭家校平台——山东高校精细就业服务一线见闻

研发家 | 2025-10-31 0

新华社济南10月30日电 题:编校本教材,搭家校平台——山东高校精细就业服务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张力元

  在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堂上,聊城大学学生工作处学生职业发展中心教师贾云超正带领同学们讨论“享受工作,快乐生活”这一话题。与往年不同的是,教材和课件中的案例从陌生的“小张小李”,变成了有名有姓的学长学姐。

  “原来学长也在选择考研还是就业中纠结过啊。”一名女生跟同桌说。

  这学期,聊城大学6000多名大一新生用上了学校自编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书中包括20多名本校毕业生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自主创业或求职的真实故事,以及部分在校生参与实习实训的心得感受。

  “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可以提升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更好地发挥案例指导作用和朋辈引领力量。”贾云超说。

 

 
编校本教材,搭家校平台——山东高校精细就业服务一线见闻

  聊城大学学生工作处学生职业发展中心教师贾云超在给学生们上课。新华社记者张力元 摄

  教材主编、学生工作处学生职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陶珊珊介绍,平日里,常有学生问“创业失败了怎么办”“在基层工作会遇到哪些困难”等问题,老师难以回答。为做好精细化服务、助力学子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年,聊城大学9名教师开始自编教材,他们从校内20多个学院中广泛征集了近百个学生案例,经核实筛选后,提炼出不同的就业方向和价值选择。

  聊城大学是山东高校精细就业服务的一个缩影。正值秋招季,记者走访多地看到,山东高校通过扩岗位、优服务、强指导等举措,不断助力学子筑梦逐梦。

在齐鲁工业大学,学校依托“宏志助航计划”就业能力培训基地,组织22名生涯咨询师为学生提供面试咨询、简历修改、权益维护等服务。今年以来,学校举办了30余场“家校携手共促就业”等活动,向家长传达学生专业就业前景、学校帮扶政策等,引导家长尊重学生求职意愿,形成家校帮扶合力。

  齐鲁工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李洪凯说:“越来越多的家长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职业,而不是仅仅追求高薪、稳定的工作。”

  青岛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王丽介绍,近3年,学校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超400个,累计组织学生实习实训2万余人次,形成从“人才培养”到“人才输送”的有效衔接;聘请50余名优秀校友担任“引才推荐大使”,使“校友反哺”发挥作用。

  记者从山东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了解到,自2024年秋季学期以来,山东高校共举办线下校园招聘活动1500余场,常态化举办线上“双选”会,加强供需对接。山东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处长梁立波说:“除引导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外,我们鼓励高校多渠道、多形式开发一批辅助类就业岗位,如管理助理、教学助理、科研助理等,为推动毕业生就业开辟更广阔的空间、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服务
学术资源免费领取
加微信领取20G科研大礼包!
更有众多热门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