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公布 2025 年院士增选结果,数学领域共有 3 位杰出数学家当选,他们分别是: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戴彧虹研究员,山东大学刘建亚教授,北京大学刘若川教授。这三位数学家的当选,不仅是对他们个人学术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中国数学研究实力的重要认可。

戴彧虹,最优化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1988 级本科校友,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非线性优化理论、算法及其应用研究。担任国际运筹学会联合会(IFORS)副主席、中国数学会第十四届副理事长、中国运筹学会会士。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排名第二)、中国青年科技奖、钟家庆数学奖、冯康科学计算奖、陈省身数学奖(第 16 届)、萧树铁应用数学奖(第一届)、运筹应用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中国科学院大学领雁银奖等诸多奖项。

刘建亚,男,汉族,1964 年 8 月出生,河北固安人,中共党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刘建亚于 1980 年—1984 年在河北师范大学数学系学习,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4 年—1989 年在河北廊坊师范学校、宁夏大学任教; 1989 年—1992 年在山东大学与宁夏大学数学系攻读硕士学位; 1992 年—1995 年在山东大学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1995 年 7 月起在山东大学数学系任教; 1996 年—1999 年在香港大学数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0 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2001 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3 年获教育部首届教学名师奖; 2003 年—2015 年任山东大学数学学院院长; 2009 年—2010 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member; 2011 年 1 月—2011 年 6 月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洛桑)做访问教授; 2015 年 7 月任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16 年 4 月兼任山东大学(威海)党委书记、校长; 2017 年 1 月兼任山东大学(威海)校长; 2023 年 8 月入选 2023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2025 年 11 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建亚主要从事数论和数据科学,尤其是素数分布和自守形式等方向的研究。

刘若川,1980 年 5 月生。1999 年就读于北京大学,2002 年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 年获理学硕士学位;2008 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12 年起相继在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数学科学学院任教,2017 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19 年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数学会第十四届副理事长。
刘若川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算术几何与代数数论,在 p 进霍奇理论、p 进自守形式以及代数 K 理论等当代数学的前沿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曾获首届“科学探索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中国数学会“陈省身数学奖”、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与国际数学联盟共同颁发的拉马努金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等,入选首批“新基石研究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其中,他独立完成的“p 进霍奇理论及其应用”项目获 2020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