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做实验时用到了劣质注射器,研一新生重伤身亡,才23岁...
研发家 | 2024-06-27 0
因为一个劣质的注射器和做实验时没穿实验服,这位研究生遭遇了严重实验室事故,最后因伤势过重去世,当时她才23岁。
 

谢里·桑吉的悲剧性死亡后,引起了学术界对实验室安全的显著关注,许多大学努力改善安全文化并付诸行动。

谢里·桑吉
 
然后,在此后的10年,还是有很多实验室安全事故,令人心痛的发生。
 
掉落的活塞
 
2008年12月29日,谢赫拉巴诺·谢里·桑吉(Sheharbano “Sheri” Sangji)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实验室中进行化学合成实验。她使用的是一种叫做叔丁基锂(t-BuLi)的试剂,这种物质在空气中会自燃。
 
这是谢里·桑吉第二次处理这种危险物质,她刚成为研一新生不久。
 
根据她的实验室笔记,当时,她正在使用一个60毫升的塑料注射器转移总共160毫升的t-BuLi溶液。
 

但是,注射器却并不像往常那样安全可靠,注射器的活塞突然从筒体中脱出,接触到空气的t-BuLi以意想不到的速度着火。

实验室日志和烧了一半的注射器
 
谁成想,当时桑吉因为只戴着丁腈手套,没有穿实验服,没有佩戴眼部防护装备。她的衣服也跟着迅速燃火,一个实验室的同门试图用实验服扑灭火焰,然后开始从附近的洗涤槽向桑吉身上倒水。
 
但一切都太晚了,实验室主管、化学教授帕特里克·哈兰(Patrick Harran)后来在调查人员面前回忆说:“她的衣服从腰部以上大部分被烧毁,她的腹部和手上形成了巨大的水泡——皮肤似乎要从她的手上脱离。”
 
加州职业安全与健康部门因导致桑吉死亡的工作场所安全违规行为对UCLA处以31,875美元的罚款。洛杉矶县地方检察官指控加州大学系统和哈兰违反加州劳动法的重罪。两起案件都已和解。
 
桑吉的死亡和重罪指控震撼了化学界。
 
她的去世促使一些化学家尝试改善学术实验室的安全文化,以防止在自己的机构及其他地方发生类似的意外。
 
然而,可惜的是,自桑吉去世以来的十年间,大规模的系统性变革仍然遥不可及。一些严重的实验室事故佐证了这一事实。
 
● 2015年,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孟某健在一次氢气爆炸中丧生。
● 2010年,德克萨斯理工大学研究生Preston Brown在一次镍肼高氯酸盐爆炸中失去了三根手指并损伤了眼睛。
● 2016年,夏威夷马诺大学博士后Thea Ekins-Coward在一次氢氧混合气体爆炸中失去了一条手臂。
.........
 
时间的长河流逝后,桑吉的家人还在怀念她,父母每周至少会去一次她安葬的墓地看望她。
 
“我们将在生活中永远感受到她的缺席。” 桑吉的姐姐纳文·桑吉说。
 
实验室着装
不能马虎
 
除了那个劣质的注射器, 桑吉的事故发生后,很多大学开始严格规定研究生的实验室着装。
 
这还真不是一件小事。2023年,各大高校官微开始流行拍科研变装秀。
 

也有高校在这次变装秀中,被骂了。山东一高校发的科研变装视频中,女生的服饰是短裤。

实验室穿短裤,是被导师骂少了了吧。
 

虽然曾是我母校,但是可以严谨一点,科研人穿实验服露腿是要被导师骂的!

另有一位高校的科研人士表示:作为大学官微这样的引导不太合适。进入实验室不穿实验服,穿短裤进入实验室,不扎头发进入实验室。这都是安全隐患,实验室安全应该警钟长鸣,防微杜渐,绝不是拿来跟风炒作的材料。
 
网友的警惕是较真吗?诸多的案例告诉我们,还真不是,规范的实验室着装,是每个人都该铭记在心的实验室守则之一。
 
86%的科学家认为实验室安全
实际上一半人都经历过不同形式的伤害
 

2013年,Nature曾发布一项调查显示:2400名来自美国、英国、欧洲、中国和日本的科学家。86% 的人认为自己所在的实验室是安全的,然而一半人都经历过不同形式的实验室伤害。30% 的受访者曾经目睹至少一次“重大”实验室伤害,超过四分之一的年轻研究人员曾经受伤,并且没有向上级报告。

这项调查也体现了实验安全意识的缺乏:只有 60% 的受访者表示曾经接受过相关安全培训,了解自己的研究可能接触到的风险或有毒有害试剂。

 

不同资历的研究人员对实验安全的态度也并不相同,仅12%的年轻研究人员认为实验安全“至关重要,优先级超过其他所有事项”,但认同这一描述的资深研究人员只有 36%。
 
很多人表示,当自己指出实验室中未被考虑的安全隐患时,可能会被贴上“那个烦人的家伙”的标签。
 
研三的Megan E. Davis表示,自己在读研时,因为使用易燃物质已经好几年了,年轻的冲劲让他觉得自己“刀枪不入”,他很难理解实验室事故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自己曾对朋友说过的最多一句话就是:“我们真的需要讨论这个吗?难道我们不知道如何保持安全吗?”但直到桑吉的事件发生时,他才意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培训往往会被忽略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家觉得自己一切都懂。
 
或许,实验室科学家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来深刻的让新手认识并学习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