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放疗)是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其效果往往受到肿瘤细胞“抗辐射”的影响。近日,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黄朝晖教授团队在《细胞死亡与疾病》中(Cell Death & Disease)最新研究首次揭示了癌细胞抵抗放射治疗的“代谢巨盾”——单不饱和脂肪酸通过ACSL3蛋白抑制铁死亡,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创新策略,为克服肿瘤放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棉花遗传改良团队分析了脱叶剂诱导棉叶脱落的核心分子机制,成功研制出“减量不降效”的新型棉花种质,为提高机器采棉质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这一结果最近在Molecularlar上发表 Plant。
4月2日,北大体育教研部网站公布了2025年硕士招生拟录取公示名单。名单显示,王楚钦初审合格,复试成绩86分,总成绩86分。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就业。
受蜜蜂的启发,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科学家开发了一种飞行机器人。它的直径不到1厘米,重量只有21毫克。它是世界上最小的可控航行无线机器人,将用于人工授粉,探索管道内的微小空间或其他复杂环境。最新一期《科学进步》杂志发表了相关论文。
联合国内外科研人员,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教授万年峰研究组提出了全新的路径分析方法VB-RobM,所需内存更小,数值更准确,路径分析功能进一步拓展,为自然科学、工程设计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科学、农业科学等多个领域提供了更强大的分析复杂系统中多因素的逻辑关系的工具。3月25日,《细胞报告的可持续性》发表了相关研究。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新明团队探索了热浪对异戊二烯温度响应关系的影响,并揭示了极端热浪对热带异戊二烯和亚热带异戊二烯排放温度的最佳影响。近日,《地球物理研究快报》发表了相关成果(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采用DNA分子自组装技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与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科学家携手,首次实现了3D纳米电子设备的独立构建。有关研究论文于3月28日在《科学进步》杂志上发表。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能模拟电子神经元和突触行为的创新超高效计算单元,给神经形态计算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一成果已经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发表,引起了半导体行业领先公司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