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读博士期间发12篇C刊,入职985大学

研发家 | 2025-02-28 0

肖玉飞,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博士生,导师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先后参与完成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中信改革发展基金会项目3项,独立主持完成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2项。多次获得全国性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生论坛二三等奖并作主题发言。研究成果发表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高水平期刊,共计发表文章报纸16篇,包含CSSCI期刊文章12篇,普通期刊4篇,省级报纸1篇。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共计获得近31200次下载和逾80次引用,2篇文章获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篇文章获得《社会科学文摘》主体转载,1篇省级报纸获得《人民日报》旗下新媒体《人民融媒体》全文转载,研究观点引起学界的一定关注,曾荣获复旦大学国家奖学金、优秀学业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保持学术敏锐、培养问题意识

 

肖玉飞觉得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核心意识,也是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贯穿于整个学术研究过程的始终,因此日常的学术研究要特别注意培养问题意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我不仅积极关注党的最新会议文件,认真学深悟透党的最新会议精神、方针政策,每日上午都会及时阅读当天《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和《光明日报》的理论文章;而且还时刻关注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局势和中国经济走势,注意保存当前世界的财富分配数据、南北国家工资差距和各国GDP增长等数据,留心记录农产品价格的涨落、人口数据的变动、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等等各种微观和宏观经济数据,以此保持自己的学术研究敏锐性,培养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

 

感念师恩,引领研究之路

 

肖玉飞认为他的科研经历犹如小马过河一般,并非一帆风顺,从开始的懵懵懂懂跌跌撞撞到现在步入学术研究的正轨,导师悉心的学术引领和严谨的学术训练是走上学术研究道路的最重要支撑力量。我的导师周文教授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具有高超的理论水平、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卓越的研究声望。周老师不仅依据我的跨学科专业背景有针对性地列出一系列的专业书单,补足我的学科短板,强化我的多学科理论背景和跨领域研究的学术能力;每月一次的例行科研组会汇报、定期参加学界高端学术会议、积极参与课题项目申报等等严谨规范的长期学术训练,都在锻炼着我选择研究问题、撰写学术论文、进行学术表达的专业能力,让我得以得到优质的学术训练以快速提高研究能力。紧密团结的和谐师门关系和求实向上的热烈研究氛围也是我科研道路上的重要支持力量。师门同门之间紧密合作的出色组织能力和无私的付出奉献不仅让我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杂事困扰,专心学术研究;师门同门之间热心的帮助意愿、热烈的研究氛围和积极的讨论机制,也可以让我在遭遇困难时及时获得援助之手,在频繁的日常交流下碰撞思维火花,在不断的相互讨论中完善对问题的思考。

勤奋刻苦,脚踏实地

 

学术来不得半点浮躁和虚假,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为写作《资本论》,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固定座位上钻研学习,结果在座位下的水泥地上都磨出了脚印。近三年的博士学习阶段,理科图书馆早已成为陪伴肖玉飞在复旦最长时间的“老朋友”,每天泡在图书馆的时间超过14小时,比在宿舍睡觉的时间都长,早出晚归经常半个月都难以和同宿舍的室友碰面,理图二楼的自习室见证了我无数个日夜研读经典文献、撰写学术论文的日子。2022年3-6月疫情管理期间,每日困于宿舍也依然坚持科研,创造条件完成3篇学术论文的撰写,记得围绕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章曾先后修改润色达十五余次,好几次深夜和导师讨论修改完文章就已至凌晨初晓时分。勤奋刻苦是学术研究的必修课,没有持之以恒的坚持、没有脚踏实地的钻研、没有勤勤恳恳的认真,是绝不可能做好学术研究的。回望自己的博士学习生涯,只有勤奋刻苦、脚踏实地,才能开出学术研究的花朵,收获成果发表的喜悦。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