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发的8篇Cell Death & Disease就出现重复使用,清华大学团队1篇文章存在6对图片重复使用

研发家 | 2025-03-07 0

真抽象了!把论文“摘要”写成 “Pumping elephant”,一中国论文被撤稿

这下是真的太抽象了....
 
SCI里正确的英文用词有多重要?前段时间,哈尔滨医科大学Zhang Fan团队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在线发表题为“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socio-economic and sustainability”的研究论文,因为【同行评议过程受到损害,不恰当或不相关的参考文献,包含不标准的短语或不在期刊范围内。】的理由被撤稿了。
 

仔细观察发现,作者直接将Abstract(摘要/抽象)翻译成“Pumping elephant”(抽大象),明显是用词错误。

 

编辑部表示,因为还在文章内发现诸多类似问题,所以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和结论不再抱有信心,因此撤回了该稿件。目前,稿件作者尚未对此做出过回复,但截止撤稿,这篇SCI已经在网上挂了三年半,还被引用过 42 次!
 
而他的背后,一个“水论文”的新方式,也在被大家热议。
从摘要到抽水大象
一共需要几步?
对于“Pumping elephant”的诞生,业内人士猜测最大的可能性有两种。
第一种,是作者在撰写文章的时候,直接采用了“机翻”一键式变英文。
第二种,就是通过英文—中文—英文的方式,来进行查重率的降低。这也是我们之前常探讨的一种学术不端的手段。
先从 abstract 翻译成了 抽象/摘要,再把“抽象”翻译为英文,抽=pumping,象=elephant。所以,摘要=Pumping elephant。

以前,我们就报道过将硕士生的英文论文直接翻译成中文后以独立作者身份发表于中文学术期刊上,还成功直博北大的事例。

尽管作者最后承认这篇论文是自己从辅导机构买的,且自己的直博和这篇论文无关,北大还是对此情况进行了调查,因为这确实属于学术不端。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