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我国博士研究生超过61万人!研究生扩招趋势明显

研发家 | 2024-03-04 0
近日,研究生多到无宿舍可住登上热搜。

 

据媒体报道,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为66.71万人,2022年,研究生招生人数扩至124.25万人,几近翻倍。2022年,我国在学研究生已达365万人,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也是因此,多所高校开始不为部分研究生提供宿舍。比如,2014年起,北京师范大学不为部分专业硕士生提供宿舍,2020年之后,这一范围扩大至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校区的全体专硕生。考上专硕,即需租房。
 
不光是硕士生人数翻倍上涨,在1月11日教育部召开的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明确的提到了,我国高校目前有博士研究生61.2万人,成为高校科研的生力军。
 
 
同时,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我国已累计培养1100多万名研究生,2022年在学研究生人数达365万。进入新时代,全国780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输送了60多万名博士和670多万名硕士。
 
研究生持续扩招,可能是未来的大趋势。
 
 
扩招,趋势
 
博士人数的上涨,体现了近年来博士扩招的趋势,其实,从2022年开始,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就首次突破13万人次,扩招趋势已经很明显了。2022年9月份之后我国在读博士达到56~57万之间。今年更是达到61.2万。
 
博士招生在2017年后便进入快车道发展,每年增幅都维持在10%左右,到2022年为止,5年间直接暴涨50%!

 

图片来源:软科
 

同时,202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提到:到2025年要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2/3左右,并且要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来源:国家教育部新闻网
 
在政策扶持与大佬们的提议下,各大高校在博士扩招上自然也是不遗余力。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由2021年的2800名左右(含医学院),上涨至3000名左右(含医学院)。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2021年的1100名左右,上涨至1300名左右。
 
为何博士逐年扩招?有教授表示,当前的国家实力竞争,已经不是过去那样简单的军事较量,而是演化为在自然科学、通信、电子、制造业、航空、人文艺术等各个领域的高尖端人才储备和竞争比拼。
 
博士扩招一方面可以为国家储备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流硕士毕业生、缓解市场就业压力。

扩招下,博士考核方式大变化
 
不过,即使扩招,也并不意味着考博变得简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官宣全面实行“申请-考核”制,这一制度的普及,意味着博士由统考招生选拔的时代,即将迎来落幕。
 
据软科报道,在全国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已有超过90%的高校全面或部分实行申请-考核制的高校。
 
申请-考核制就是对学生本硕6-7年的成果考核,更考验综合实力。
 
扩招了,读博仍需谨慎
 
在扩招博士的大背景下,博士毕业要求也在逐年提高。
 

修学年限上看:过去博士的学制比较灵活,短至3年就可以“顺利出厂”。近年来将“基本学制”提高到了“4年”;过去如果无法在学制内按时毕业,还可继续延期到7年、8年甚至更久。而现在各高校已经明确了学生的“最长修学年限”,基本在6年以内,逾期将被退学。

读博所需“硬件要求”上看, 很多高校虽然扩招了博士,但相应的学习条件却跟不上,有的高校一个导师带4、5个博士生。

还有的高校连宿舍床位都不够用了,本来按照规定博士宿舍是2人间或者单间,博士扩招下,很多高校选择在宿舍里面直接加床铺来解决不够住的问题。

 

博士毕业后的规划上看,“卷”可能会成为主基调,对博士群体自身而言,扩招后的直接结果就是要面临着相互之间的“同行竞争”。
 

一方面,随着研究生群体的大幅增加,面对数量有限的目标期刊,稿件数量必然增多,要想顺利过审录用,也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势。

另一方面,高校留任博士的要求也逐渐增高,每年都有各种考核,非升即走成为主基调。
 
但读博也依然有很多优势值得学子参考。
 
比如各省各地针对博士制定了很多“人才引进政策”,博士身份依然具有社会强竞争力。
 

同时,对于想入职高校的学子来说,博士已逐渐代替硕士成为进入高校的“敲门砖”,就连辅导员岗位,现在大多数学校也明确招收博士。

博士大扩招的时代已然来临,想读博的朋友,前路虽难,还是祝你们顺利上岸、顺利毕业!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2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