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牵头的国际研究小组发布了暗能量检测新结果(DESI collaboration, arXiv:2504.06118)。在4.3中,他们发现暗能量状态方程是随时间进化的(见图1)σ在可信度方面,爱因斯坦的宇宙学常数被排除在外,并在进化过程中超过宇宙学常数限制。 w=-1。这个发现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张新民团队提出的Quintom暗能量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支持。
暗能量物理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新时代的一大难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科学家提出了各种解释暗能量的理论。描述暗能量物理属性的重要性之一是其状态方程。 w (即压力与能量密度的比例),不同的暗能量模型可以通过状态方程W的演变行为进行分类(见图2)。例如,对于宇宙学常数来说,w不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w =-1。对动力学暗能量模型而言,w是随时间而变化的,但是不同模型推测的变化范围不同:Quintessence理论推测w(翻译为精质) > -1,Phantom理论推测w(译为幽灵) < -第一,Quintom(译为精灵)理论推测w在宇宙进化过程中穿越-1。
2004年,张新民团队首次提出了Quintom暗能量理论。到目前为止,这篇论文已经被引用了1200多次。2008年,这篇论文获得了第一届中国卓越研究奖。(Thomson Scientific Research Fronts Award 2008年)。在过去的20年里,张新民带领团队对Quintom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对国际状态方程穿越-1的暗能量理论进行了研究。2010年,国际综述期刊《Physics Reports》发表了一篇关于Quintom宇宙学的专文。
暗能量和暗物质一起被称为21世纪现代物质科学中的两个新“乌云”。目前,随着时间的推移,暗能量状态方程的可信度为4.3。σ,还没有达到粒子物理学判断一个发现是否“确凿”的5σ金色标准。随著DESI数据的积累和超新星的进一步积累(SNe)、大尺度巡天(LSS)、微波背景辐射的宇宙(CMB,例如,阿里最初的引力波探测试验AliCPT等观察,进一步检测Quintom暗能量理论。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