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唐茜在《工业作物与生产》中领导了茶树栽培培育团队。(Industrial Crops & Products)本文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探讨了树冠培育新技术对幼年茶树生长的影响,并通过转录组对新技术的内部调控机制进行了分析。
茶树是中国重要的作物,幼茶树的树冠管理效果在培育高产优质树冠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传统的树冠管理定型和修剪技术可以通过抑制茶苗生长的顶端优势来促进侧枝的产生和生长。然而,由于传统技术修剪的刺激作用有限,茶苗的骨干枝层和茶蓬形成缓慢,使得幼茶树的生产寿命需要3-4年。因此,研究和创新幼茶树提前生产的树冠培育技术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经济价值。
作为控制茶冠层结构的一种方法,顶层收获技术在香烟、棉花等植物的栽培和生产中得到了显著的应用。为了研究幼儿茶园快速生产的树冠栽培技术,茶树栽培培育团队将“顶层收获”融入幼儿茶树栽培中+“定型修剪”技术探讨了其对幼茶树生长的影响。
唐茜团队发现,定型修剪有助于顶部收获处理,显著促进了幼茶树一级枝条的生长,增强了枝条的直径和幅度;此外,定型修剪有助于顶部收获处理,这不仅显著降低了新梢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含量,还添加了红霉素(GA3),可以促进新梢生长。
团队进一步分析了定型修剪协助顶部收获的新芽和根系的转录组,发现1028和3628个差异表达基因分别在顶部收获的茶树新芽和根系中得到识别(DEGs),这些基因主要集中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抗氧化反应等渠道;DEGS也显著聚集在茶树的新梢和根系中的植物激素信号通道中。在新梢和根系中,分别识别了33个DEGS和106个与植物激素信号通道相关的DEGS。此外,46个转录因子家族中有267个TFS被根系识别。;叶中发现了77个TFS,显示AP2/ERF、NAC、在打顶采收处理后,GRAS等转录因子显著上升,在茶树生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项研究揭示了“打顶收获”+“定型修剪”农艺措施为有效促进幼茶树骨干枝层形成、加快幼茶树生长发育、提前进入生产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为幼茶树生长影响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科学观点。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