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王卫庆团队和研究员陈昌团队提出了一项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即拉曼多微空间偏移透射(mμSORS)光谱技术,只需将手掌轻轻贴在检测设备上,即可准确测量血糖水平。2月5日,在《自然-代谢》上发表了相关研究。
世界上有5亿多糖尿病患者,中国成人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12%。糖尿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有效、规律的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础。目前,传统的血糖检测方法需要侵入皮肤,这可能会导致疼痛、不适或血液感染,降低患者长期血糖监测的依从性。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具有准确性和实用性,在生物传感领域被称为“珠穆朗玛峰”。
研究小组提出并验证了mμSORS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皮下不同深度同步检测能力,能有效减少皮肤背景信号的干扰,大大提高血糖检测的信噪比。
此外,研究小组还包括200例糖尿病和30名正常健康人进行临床研究,并收集了30多万件黄金标准静脉血糖值标定的mμSORS光谱数据集。根据血糖预测模型的建模和分析结果,mμSORS无创血糖检测值与静脉血糖检测值之间的绝对误差MARD为14.6%,无创血糖检测值落入共识偏差网格临床可接受区CEG(A B)占99.4%。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适用于不同群体,无需个人校正,为未来大规模应用奠定了一个通用基础。
王卫庆说,mμSORS技术是医务人员交叉合作的经典案例,也是无创血糖检测领域的重大进展。它将大大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性生活质量,给糖尿病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