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科学家发现方头鱼的新品类

研发家 | 2025-05-07 25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柯志新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南海发现了一种新的鱼类——鬼方头鱼Branchiostegus sanae。这里是我国第一个由研究人员发现的新型方头鱼类。最近,《生物钥匙》发表了相关成果(ZooKeys)。

方头鱼是南海重要的经济鱼种。因为它的头像马头,所以在很多地区都被称为“马头鱼”。这个新品类早就被南海沿海渔民熟悉了。因为它极其特殊的面部图案,渔民称之为“鬼马(头鱼)”,这也是中文名称的源头。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生黄皓晨表示,方头鱼主要分布在印太地区的热带和亚热带水域,在南海渔获中很常见。此外,我国海域共有6种新种,但由于其深层居住,目前对这一群体的科学研究相对较少。

这次发现的鬼方头鱼的形状明显不同于其他方头鱼。目前有鲜红色的杂带,体表有深灰色的垂直图案,尾端平截。基于线粒体Cytb、COI和12S 根据rDNA基因系列的进化分析,鬼方头鱼和其他类型的遗传分化程度也很高。虽然目前获得的标本都是从海南陵水到西沙群岛的海域收集的,但推断鬼方头鱼应该分布在南海西北部的陆坡区域。

“这个物种的长度可以很容易地超过40厘米,是近年来罕见的中大型鱼类物种。”共同通讯作者柯志新表示,该物种的拉丁名来自宫崎骏其人动画《幽灵公主》中的主角San,目前幽灵方头鱼的红色图案与San脸部的图案非常相似。

上述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基础前沿和改革创新项目以及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21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