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干旱不威胁青藏高原水资源安全

研发家 | 2025-05-12 21

二月二十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赵玉彤博士等人在《自然》中“Matters Arising“频道发表学术评论,质疑2023年本期刊发表的一项关于大西洋气象干旱威胁青藏高原水资源安全的研究,认为大西洋气象干旱不威胁青藏高原水资源安全。

青藏高原为环喜马拉雅地区的水源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的水循环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未来如何演变是环喜马拉雅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此前的研究表明,2003年至2016年,北京大学西洋气象干旱(即蒸发量高于降雨量)导致青藏高原陆地水储量大幅下降。基于这一预测,未来这一下降趋势将继续加剧,青藏高原未来的水资源安全将面临严峻考验。

根据评论文章,上述论文得出这个结论有两个关键论点。第一,水蒸气跟踪模型认为,北大西洋通过中纬西风向“亚洲水塔”运输了大量水蒸气,主要奉献了其年降水量;第二,2003年至2016年,北大西洋气象干旱(即蒸发量高于降雨量)导致“亚洲水塔”陆地水储量大幅下降,预测这一趋势未来会加剧。

但这两个关键论点都没有成立。首先,北大西洋贡献了“亚洲水塔”的主要年降水量,这与水蒸气稳定同位素观察揭示的印度洋季风是主要水蒸气来源的结论相矛盾,也与其他水蒸气跟踪模型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这项研究忽略了水蒸气沿线沉降过程,夸大了大西洋的贡献。例如,忽视这一过程甚至导致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对亚洲水塔的降雨贡献超过印度洋。

其次,2003年至2016年间,虽然北大西洋气象干旱与“亚洲水塔”陆地水储量变化呈明显负相关,但大西洋在时间上对“亚洲水塔”的相关作用并不稳定。滑动窗口分析显示,两者之间的显著相关性在2008年至2021年完全消失。因此,基于缺乏物理系统的统计关系,预计未来陆地水储量将继续下降的观点是不可靠的。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16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服务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