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量子密码领域,西浦团队刷新全球纪录

研发家 | 2025-06-06 33

3月11日,江苏省金融协会、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和中国量子金融安全重点研发项目三方联合发布重大研究成果,西浦数学物理学院院长丁津泰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全球范围内公开了Darmstadtadt 格最短向量(SVP)打破200维难题,在争霸赛中刷新全球纪录。

据报道,这一结果不仅是抗量子密码领域的重要进展,也是全球网络安全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持。

量子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竞争的颠覆性技术高地,抗量子公钥密码(也称后量子密码)是量子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公钥密码是当代大型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基石,抗量子公钥密码已经成为世界各界关注的焦点。世界主要经济体正在这一领域布局,这是未来网络安全行业的新蓝海。今年2月5日,中国商业密码标准研究院发布了抗量子公钥密码算法征集活动。

因特网和计算机安全依赖于密码学标准,其核心是公钥密码学。(PKC)。然而,理论上,这些系统可能会被量子计算机破解。为了应对量子威胁,密码学家制定了基于格理论的下一代公钥密码学,其安全性取决于格问题的难度,其中核心是在大层次上寻找格中最短的向量。通过增加层次,解决难度大大提高,从而抵御量子计算机的攻击。格子密码学被称为提供第一个保护敏感电子数据免受量子计算机威胁的主要方案。

丁津泰说:“格子密码的安全性直接依赖于最短向量问题的解决(SVP)计算难度。200维SVP问题的成功解决,不仅展示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在密码学前沿领域的研究实力,也为全球密码安全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丁津泰(NIST)第一批正式算法标准ML-KEM的关键设计者发布的抗量子密码,也是NIST公开承认抗量子密钥交换协议的发明者。

西交利物浦大学后量子转移交叉学科实验室在宣布这一重大研究成果的同时,(PQC-X)也正式揭牌。该实验室致力于通用关键技术的R&D和抗量子密码(后量子密码)的技术转移,将成为开放的国际抗量子密码技术R&D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

PQC-通过开放式国际合作,X实验室与国际顶级机构和学者建立了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后量子密码领域的前沿研究。

丁津泰说:“丁津泰说:“PQC-X实验室的成立将对全球正在进行的抗量子密码转移项目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保障中国和全球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33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