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杂501"耐旱耐盐碱双重特性解决种植难题

研发家 | 2025-06-12 33

6月7日,在陕西省蒲城半干旱区50亩中度盐碱地油菜连片示范田,联合收割机轰鸣。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团队培育的新油菜品种“中油杂501”在这里种植。根据田间评价,一次性机械实收亩产达到312.23公斤,创下中度盐碱地油菜单生产记录。

本次田间评估由陕西省农作物学会组织的青海、陕西、湖北、江苏等地科研推广部门的行业专家共同进行。据报道,2024年冬季至2025年春季,华北黄淮地区遭遇罕见干旱,陕西降水少80%左右的极端条件,亩产312.23公斤,比当地平均水平翻了一番,实现了盐碱地改良和油料高产的双赢,体现了抗逆高产稳定品种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耕地保护方面的关键作用。

盐碱地作物的种植往往伴随着干旱的胁迫,形成了“盐旱双重胁迫”的恶劣环境。自2024年秋季播出以来,陕西持续干旱导致土壤盐浓度增加,对作物生长产生双重不利影响。“中油杂501”在陕西省蒲城半干旱区中度盐碱地示范区表现出强大的耐旱性和耐盐碱性,在特殊干旱年份仍实现稳产高产。更可喜的是,种植该品种后,土壤盐含量降至3.2。‰,与周边冬闲区相比,土壤盐含量降低20%,显示出良好的生态改良效益。

油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研究员顿小玲介绍,“中油杂501”是中国生物育种专项油菜领域唯一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具有耐密植、高产、高油、多抗(耐寒、耐旱、耐盐碱、抗病等)的特点。).“中油杂501”在干旱、盐碱等胁迫条件下,通过特殊的生理机制,保持较高的光合效率,配套每亩3万多株密植技术,显著提高了水肥的利用效率,实现了“以密抗逆”。

今年,农业和农村部组织开展了全国油菜大规模单产推广典型推广活动,“中油杂501”表现出色。今年夏收以来,湖北、江苏等省份的示范片创下了高产纪录,其中湖北省南漳县稻油轮作区机亩产302.11公斤,创下湖北省丘陵山区稻茬油菜高产纪录;在江苏省东台市高产竞赛点,配套密植高产技术,平均亩产高达377.68公斤,创下了中国冬季油菜100亩机械高产新纪录。

据悉,农业农村部已将“中油杂501”列入2024年全国农业主导品种,2025年全国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自2024年秋季播出以来,以“中油杂501”为核心的油菜“双密双高”技术模式在长江全流域推广了200多万亩。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33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