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极冰川外缘植被演变动态及植物区系相似性研究取得进展

研发家 | 2025-06-17 33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上官冬辉研究员团队与兰州交通大学、中巴地球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南通大学相关研究团队合作,在冰川外缘植被演变和植物区域相似性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相关研究发表在《全球与行星变化》上。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区被称为“第三极”,是除南北极外世界上最大的冰川集中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下,第三极地区正经历着显著的加热现象,加速了冰川的溶解,从而对区域生态平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海拔最高的陆地脆弱环境之一,第三极冰川外缘对气候和冰川变化非常敏感。对冰川外缘植被动态的深入探索对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反应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观测条件的限制,对该地区冰植被的广泛系统观测研究一直处于空白状态。

为了填补这一研究空白,上官冬辉研究员团队与各种研究力量合作,选择了第三极地区9条具有代表性的冰川,精心布置样品,获取了详细的植被信息。通过利用植被指数,研究人员量化了冰川退缩时间序列中植物种类特征的变化,结合植物区域系统的相似度指数,系统地分析了不同地域和不同冰川外缘之间植物区域系统的相似度。

研究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和植被盖度沿冰川退缩时间序列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海洋冰川外缘。在演变初期,冰川外缘的植物生活类型相似,但随着演变的推进,生活组成开始分化,不同类型冰川外缘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此外,不同冰川外缘之间存在植物区域相似性,位置相邻,属于同一类型冰川外缘,植物区域相似性最高。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当地气候和地理因素在塑造冰川外缘生态系统和植物区域模式中的关键作用,为深入阐明气候问题对冰川外缘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坚实的科学论证,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这一结果不仅丰富了第三极地区生态研究的意义,而且为全球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智慧。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33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