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指南针”,这些飞虫完成了史诗般的迁移

研发家 | 2025-06-20 33

每年春天,数十亿只布冈夜蛾都会向南迁移数百公里,到达澳大利亚阿尔卑斯山脉。他们依靠南半球的夜空来指明方向。6月18日,一篇发表在《自然》上的论文报道称,这些飞虫只能通过星星导航,这使得它们成为第一只被观察到通过星体导航远距离迁移的无脊椎动物。

“当我们第一次看到他们在夜空中航行,没有其他线索,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时,我们非常兴奋。”论文共同通信作者,瑞典隆德大学Eric Warrant说。

布冈夜蛾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的一些地区破茧而出,开始飞向他们从未去过的山区洞穴。第二年秋天,这些飞虫会踏上回程,繁殖后死亡。“他们怎么知道在哪里飞?”Warrant很困惑。

Warrant团队猜测,布冈夜蛾可能是通过观察星星来导航的。这种能力以前只在人类、鸟类和海豹中被发现。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他们捕捉了野生布冈夜蛾,并将其放入“飞行模拟器”。这是一个透明的圆柱形盒子,里面绑着虫子。研究人员通过投射星空图像来记录他们的运动轨迹。

随后,研究人员控制了模拟器中的磁场,观察了布冈夜蛾在失去这条导航线索时的表现。为了研究它们是否具有对星空的内部表征,他们还记录了布冈夜蛾大脑中的视觉神经元活动。

当布冈夜蛾无法获得星空投影或磁场信息时,它们完全失去了导航能力。然而,当它们只依靠星星的视觉线索时,它们可以按照季节对应的方向航行。当只有磁场存在,没有星星时,它们也可以向前航行。

研究人员表示,有了这两套内部“指南针”,布冈夜蛾可以在夜空或磁暴等恶劣环境下继续导航,遮挡星星。

研究小组仍然在布冈夜蛾的大脑中发现了视觉神经元,其特征包括银河系的形状。“令人兴奋的是,他们不仅会采取行动,而且这些神经元是我们以前从未见过的。”论文共同通信作者,美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安卓 Adden说。她希望对这种导航行为背后的神经机制有更多的了解。

Basil,德国奥尔登堡大学 el Jundi说:“大脑比一粒米还小的虫子竟然能做到这一点,实在令人吃惊。”

未来的研究将探索布冈夜蛾如何整合视觉和电磁线索。Warrant说:“即使是一个非常小的神经系统,也可以完成惊人的事情。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33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无忧
投稿无忧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
科研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