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中国AD患者人群的诊断标记物阈值首获揭示
研发家 | 2025-07-02 0

近日,深圳湾实验室特聘研究员郭腾飞团队在《自然-衰老》发表最新研究。研究团队整合了三个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研究队列,全面比较了5种不同形式血浆tau生物标志物与AD病理特征的关联和诊断性能,并验证了血浆p-tau217在中国人群和西方人群中的诊断性能以及评估疾病进展风险的能力。

该研究首次在中国AD人群中揭示了不同血浆tau标志物在AD发病中的动态变化,并建立了适用中国人群的血浆tau标记物阳性阈值,为血液生物标志物在我国AD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有数据显示,我国现存痴呆症患者近1700万,其中AD患者约占70%,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挑战。精准识别AD早期人群对AD的干预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AD临床诊断高度依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脑脊液检测,尽管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疾病误诊,但其高成本和侵入性限制了在人群筛查和长期随访中的广泛应用。

近年来,多种超灵敏血浆tau生物标志物在AD领域的研究中备受关注,其中血浆p-tau217已展现出与PET影像、CSF标记物结果高度一致的诊断性能。然而,在整个AD过程中,这些特异性血浆tau标志物的差异特征尚不明确,尤其缺乏在庞大的中国老龄化人群中的系统性研究,同时也缺少不同背景人群及种族的横向综合评估。

为此,2021年5月,郭腾飞团队牵头建立了“大湾区老年脑健康计划”,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针对AD开展的系统性、前瞻性的AD人群队列研究。“大湾区老年脑健康计划”采用国际标准化的研究方案,同时充分考虑中国人群特征,整合了认知心理学、生物化学和神经影像等多学科技术,旨在建立揭示中国AD病理特征的AD多模态数据库,为我国AD的早期诊断和精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截至6月,该计划已完成3000余人问卷调查及初筛,入组超过1600位社区志愿者,完成认知评估、血液/脑脊液采集、多模态颅脑MRI和PET显像扫描等实验内容,取得了系列原创成果。

在该研究中,研究团队在整合了来自深圳湾实验室“大湾区老年脑健康计划”AD社区队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cPAS队列和北美ADNI队列的三个独立的AD人群研究队列的数据,共筛选了1085名汉族与高加索裔老年受试者开展研究。研究人员依托“大湾区老年脑健康计划”社区队列的血液样本,定量评估了p-tau217、p-tau181、p-tau231、BD-tau及NT1-tau五种血浆tau标志物,并探究了其与AD大脑皮层Aβ斑块沉积及tau缠结之间的关联。

研究人员通过整合多模态神经影像学与认知评估等多维度指标,证实了p-tau217在识别AD核心病理方面显著优于其他血浆tau标志物,进一步凸显了p-tau217在监测疾病进程中的综合优势,其对未来Aβ与tau沉积,以及继发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和认知功能下降具有强预测效力。

研究还表明,采用血浆p-tau217双阈值策略可显著提升AD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准确性,尤其适用于虽未达到Aβ阳性的生物标志物的判定值、但已呈现早期病理积累与进展的个体。此类人群是未来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干预研究的重点目标人群,而具有高诊断、监测性能的血浆p-tau217为早期干预及临床试验的参与者筛选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0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服务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支持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