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首次实现了氮-单氟羟基酰胺的实际生成
研发家 | 2025-07-03 33

近日,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副研究员刘建波首次实现了氮-单氟羟基酰胺的实际生成。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化学》上(Nature Chemistry)。

研究表明,通过调整反应温度和进料顺序,完成了四种类型的反应:烷基亚胺芳基酰氯、烷基亚胺烷基酰氯、芳基亚胺芳基酰氯、芳基亚胺烷基酰氯,具有广泛的官能团兼容性。该反应还可用于肽键的选择性N-CH2F装饰,装饰青霉素、扑热息痛等药物,扩展化合物库,促进拟肽药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的设计。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张祥松表示,AgF作为氟源,通过亚胺的持续酰化和氟化,将酰氯直接转化为相应的N-CH2F酰胺,保留了原料羧酸和胺的手性。

稳定性实验证明,24小时生理环境中仍有60-100%的产品剩余,酸性(pH 2.0)环境下12小时仍有44-85%。该方法有望推广到大多数仲酰胺的单氟甲基化装饰,促进药物设计和放射性药物的18F标记。

赞一个

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33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登载本文的目的为传播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更多服务
招商合作
请您完善以下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论文投稿
参加会议
合作办会
期刊合作
论文辅导
科研绘图
论文翻译润色
论文查重
其他
提交
专家招募
个人信息
联系信息
提交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专家招募
常见问题
手机端
扫描二维码
与学术大咖共探知识边界
出版支持
翻译服务
润色服务
自助查重
排版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