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世界上第一架浮筒双座水上电动飞机——RX11,延庆世园公园河畔。E-S水上电动飞机在北京完成了第一次飞行,并将在官厅水库进行渔政执法领域的检测实验合作,将“空中力量”注入水河流域的渔业检查和生态监测。
同一天,随着电机的轰鸣声,飞机在水面上快速滑行,留下了一串银白色的航迹。仅仅15秒后,飞机就破水而来,奔向蓝天。据了解,该飞机由中国工程院教授杨凤田团队开发,于2019年首次飞行,并于2021年获得车型证书。(TC),2022年取得生产许可证(PC)。RX1E-S在电力设备的基础上,创新配置了双浮筒支架起降设备和可伸缩水舵,实现了200米范围内狭小水域的灵活起落和港口的精准停靠。与传统燃油飞机相比,巡航噪声降低了40%。整个零排放的特点使其成为生态敏感区域的理想监测工具。这架飞机的投入使用也标志着中国的电动航空设备从陆地向水域跨越。
北京氢能通用航空创新研究院院长王明阳表示:“我们将仿生学理念融入浮筒设计,将破浪阻力降低30%,既保护了水域生物的生活环境,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RX1E-S在渔政执法领域的检测实验应用将充分发挥快速、零排放、低噪声的优势。延庆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渔政执法分队副队长张建立表示:“过去500平方公里的水域检查至少需要两天时间,复杂的地形需要人工检查。
延庆区科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支持北京氢能通用航空创新研究院在延庆的R&D工作,提供更多应用领域,不断推动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由杨凤田教授领导的北京氢能通用航空创新研究所在新能源通用飞机设计、复合材料成型、氢能检测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此前,其团队开发的RX4E四座电动飞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款申请CCAR-23正常飞机适航审批的电动飞机。它具有节能、环保、低成本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飞行培训、旅游等场景。具有高效电推广系统、高阻比气动布局和轻质复合材料结构设计。
延庆区作为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的国内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点区”,依托良好的空域条件,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改善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大力发展以无人机和反击无人机为重点的低空技术产业,开展5G-A通感一体化网络布局,开展无人机检测控制技术测试;实施无人机赋能长城保护试点项目,完成八达岭长城全天候智能巡检;与北方工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化无人机领域交流合作,设立无人机缺口。
未来,根据低空产业安全健康发展的要求,延庆区将聚集产业生态资源,打造未来低空城市,不断深化低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创新应用,全力打造低空产业生态链,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赞一个